養豬這活苦臟累,喂料、清糞、防病防疫,一點馬虎不得。普通農戶用傳統方法養豬,一對夫妻不雇工,通常一年出欄1000—2000頭豬,可在江蘇省應用物聯網實行智慧化養殖的示範企業——常州市楓華牧業有限公司,平均一個員工年養殖出欄1萬頭豬。
江蘇省畜牧業通過應用物聯網,發展規模化智慧化養豬,提高養殖效率和市場競爭力。近年來,圍繞發展畜禽規模高效和生態健康養殖,江蘇省涌現出包括楓華牧業在內一批成功典型。
【典型案例一】常州市康樂農牧為農業部確定的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在推廣應用提高母豬生産效率精細化管理技術方面成績突出,公司採用兩點式全進全出制生産工藝,在母豬區採用大荷蘭人智慧化群養系統,實行全封閉、全漏縫、水泡糞工藝,對濕簾降溫、通風、控溫、供料、飲水等環境因素實行全自動控制。豬群每頭母豬每年所能提供的斷奶仔豬頭數和出欄商品豬頭數分別達到24頭、22頭。
【典型案例二】南通大鵬羊業有限公司建有標準化羊舍6000平方米,每平方米羊床可養育肥羊2隻左右,人均飼養肉羊由600隻增加到1600隻,勞動效率是原來的2.67倍。肉羊高床舍飼技術,是我省傳統養羊向規模化、集約化養羊轉變的一項關鍵技術,通過改變傳統地面養羊與放牧方式,避免羊與糞便直接接觸,適應羊喜燥怕濕的生活特性,大大降低肉羊的發病率和死淘率,大幅提高勞動生産效率。
【典型案例三】江蘇洋宇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坐落于泰興現代農業産業園區內,現存欄生豬15035頭、母豬1424頭,年上市3萬頭以上。養殖産生的糞便及污水,經沼氣發酵系統産生的沼液經過曝氧塘三級沉澱後用於果園苗木、糧田的灌溉,沼渣和幹糞堆積發酵後生産有機肥,沼氣則用於發電供本場使用。公司已形成以沼氣發酵為紐帶、畜禽養殖與果林園藝相結合的“豬-沼-果-糧-經”生態循環模式,實現種養結合變廢為寶和可持續發展。
江蘇省農委畜牧業處負責人介紹説,面對市場競爭加劇和環保要求提高的雙重壓力,江蘇省以科技創新帶動畜牧業轉型升級,加快新技術、新模式示範推廣,圍繞推進畜牧養殖規模、智慧、高效,通過項目支持、示範創建,加快規模養殖場設施裝備升級和技術改造。近5年,爭取部級畜禽標準化養殖、江蘇省級農業産業化引導等項目資金14.7億元,支持2500多家規模養殖場建設標準化圈舍,實現機械化生産、自動化控制、智慧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勞動效率。
江蘇省採取多種模式推進畜禽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加快推動畜牧業綠色發展。一是種養一體化循環利用,培育一批如江蘇洋宇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豬-沼-果”、東臺國興養殖場的“豬-沼-豆製品加工-魚/糧”、泗陽加華“豬+沼+糧(果)”等綜合利用模式。二是規模場工程化處理利用。“十二五”以來,中央和省級財政累計投入16.8億元新建畜禽糞便綜合利用工程3343處,支持規模較大的養殖場加大治污投入力度,配套畜禽糞便處理利用設施設備,提高處理效果。三是養殖密集區廢棄物集中處理利用。江蘇省建立了由政府“購買服務”的武進區農業廢棄物綜合治理中心(禮嘉站),由江蘇蘇港和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的“畜禽糞污收集+清潔能源+有機肥料”三位一體的鹽城市大豐區畜禽糞污集中處理中心,由政府、養殖者和種田大戶共同出資的泰興市小型養殖場(戶)“戶用蓄糞池+田頭調節池+大田利用”糞便處理利用模式,實行畜禽糞便分戶收集、集中處理,由第三方經營組織實施運作。
在探索、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江蘇省由點及面加快示範創建。 2016年,同步啟動部省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縣創建,大豐、東海被認定為農業部第一批示範縣,泗陽被認定為省級示範縣。以畜牧大縣為重點,實施4個2017年部級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探索建立整縣推進、種養循環的農業發展機制。向國家發改委、農業部推薦泗洪、如東2縣申報2018年整縣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