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城鎮江顯大愛 志願服務孵化地讓項目紮根社區沉得下去



很難想像,在鎮江西津渡景區,有這樣一個20多個不同門類的志願者服務站紮根社區,進駐志願者之家。而據統計,截止目前,鎮江共有志願者五十多萬人,志願組織數兩千多個,志願服務進行的風生水起,已成為這座小城的“最美名片”。
迎新送暖啟程月、傳統文化頌揚月、學習雷鋒榜樣月、衛生健康普及月……一月一主題,項目化管理的模式,讓志願服務項目有了計劃表。
2010年在江蘇省率先開發網上註冊志願者信息管理系統;2012年,創辦全國首家《志願者報》;2013年,在全國率先推出“大愛鎮江”愛心卡片;2016年,金山公益志願者團隊、“社會媽媽”孫萍均入選全國學雷鋒先進典型候選名單。創新,詮釋著鎮江志願工作與時俱進的新內涵,讓志願理念傳遍四方。
鎮江市誌願服務事業起步較早。1994年成立市青年志願者協會,2004年成立市誌願者協會,2010年成立市誌願者協會理事會,形成各相關部門齊抓共管的志願服務工作新格局。在“大愛鎮江”品牌推動下,愛心家園、金山公益、社會媽媽等2300多支志願者服務隊的志願服務活動蓬勃開展。無數鎮江人用積極行動,為“活雷鋒”注入新時代元素,成就了“大愛鎮江”的新高度。
在志願服務工作日常管理上,“一站兩網”基礎支撐不斷被強化。一站,即按照有陣地、有隊伍、有制度、有項目、有活動、有記錄等“六有”標準,在21個窗口單位、91個城市社區以及3個廣場設立志願服務站。兩網,即網格+網絡。按照社區管理網格,依託“網上居委會”“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平臺”,印發“鄰裡守望志願服務卡”、品牌志願團隊服務聯繫卡,公佈社區各類服務項目和聯繫方法,實現“無縫對接”,增加志願服務的針對性。
時下,志願服務的需求對象和需求內容各式各樣,需求的時效和模式也門類齊全。目前鎮江已組建了教育、衛生、體育、質監等50多支行業志願者服務隊。志願者進社區、進鄉鎮、進企業、進廣場,開展了生活照料、心理撫慰、應急救助、健康保健、文體健身、法律援助、水電氣維修等多項志願服務。
0511愛心家園負責人,全國優秀志願者吳華芳在志願者之家內,利用創益茶吧的小空間,正為參觀者介紹中華悠久的茶文化歷史。吳華芳告訴記者,0511愛心家園成立於2006年,開始是針對一些類似于大病救助、上學困難的兒童開展的網絡求助。隨著網絡的發展壯大,家園逐步轉移了部分精力投入到文化幫扶。“簡單的送錢解決不了根本,需要讓他們在思想上轉變,同時帶著技能立足社會。”基於這樣的思考,吳華芳結合自己的興趣特長,成立了公益茶教學隊伍。根據特殊群體給予培訓,同時對有需要的人群,或弱勢群體進行教學,希望讓他們掌握生活和工作技能,能夠融入社會。
而對於志願者之家這個大平臺大家庭,吳華芳坦言“正如中國茶的精神一樣非常圓融。”她表示,志願者之家裏面的各式服務項目都以社區為依託進行展示發展,讓不同服務項目博取眾家之長,同時又可以資源共享,對志願服務項目和負責人來説,都是發展自身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