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報道(鄭飛 實習生 楊心怡):應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邀請,國際友人約翰·馬吉之孫克裏斯·馬吉分3個階段來江蘇南京進行拍攝工作。11月26日上午,克裏斯·馬吉媒體見面會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克裏斯·馬吉向與會媒體講述來南京拍攝緣起,並介紹此前第一階段拍攝歷程,以及未來出版影集、舉辦展覽的計劃,紀念館館長張建軍出席媒體見面會。

國際友人約翰·馬吉之孫克裏斯·馬吉 鄭飛 攝
11月24日,克裏斯·馬吉來南京展開了第二階段的拍攝,11月下旬,克裏斯·馬吉將拍攝寧海路5號、國民政府海軍總司令部舊址、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總統府等地, 12月克裏斯·馬吉還將作為國際友人後裔參加國家公祭儀式。

克裏斯·馬吉在南京師範大學內拍攝 南京江東門紀念館 供圖
據悉,80年前,克裏斯·馬吉的祖父—美國牧師約翰·馬吉用16毫米攝像機秘密拍攝日軍暴行,影像成為留存至今有關南京大屠殺的唯一動態畫面,2017年8月,克裏斯·馬吉代表家族來南京參加紫金草國際和平紀念章頒發儀式,克裏斯·馬吉是一名職業攝影師,曾參與電影《終結者》的拍攝,8月份的南京之行使克裏斯·馬吉萌生了追尋祖父足跡、拍攝今日南京的想法。克裏斯·馬丁計劃于10月、11月和12月分3個階段來南京拍攝,目前已經完成第一階段的拍攝,在此期間拍攝了南京市第十二中學、鼓樓醫院、南京師範大學、南京市小粉橋1號、棲霞寺、中山陵、新街口等地。
克裏斯·馬吉在此次拍攝計劃中,整體拍攝思路是通過捕捉同一地點的新舊對比,反映80年來南京城市的變化發展,表達牢記歷史、珍愛和平的理念。拍攝題材分為三類:一是從1937年約翰·馬吉拍攝的南京大屠殺電影膠片中,選取建築、街道和河流畫面,拍攝80年後相同地點的照片;二是從南京民國時代的老照片中,選取具有時代代表性的畫面,拍攝相同地點的照片;三是具有時代特色的南京地標,反映南京的建設發展。克裏斯·馬吉還在拍攝中使用高科技360度全景相機,從而更加全面地呈現畫面,除拍攝地點畫面外,也融入人物採訪等拍攝。
克裏斯·馬丁接受採訪時表示,此次拍攝活動得到家人、朋友的大力支持,在拍攝過程中追尋祖父腳步,從自身感受出發,希望用照片讓更多西方人看到現在的南京。克裏斯·馬吉發佈在社交軟體上的部分今日南京影像獲得了許多人的點讚,當馬吉與身邊的朋友談起想要通過影像向世界介紹這段歷史時,並沒有與朋友産生距離感,這段歷史確實只屬於中國,但是和平是世界的。
據江東門紀念館工作人員介紹,紀念館計劃于2018年在國內外出版馬吉攝影集,並在館內舉辦馬吉攝影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