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12月4日,中國藥科大學與南京醫科大學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暨首屆學術論壇在中國藥科大學江寧校區舉行。此次橫跨醫學、藥界的合作備受業內矚目,這是中國藥大加快轉型發展、建設多學科高水準研究型大學的一件大事,也是兩校深入推進産學研合作、助力南京生物醫藥産業再上新臺階的一件大事,更是我國教育界堅持醫藥融合助推教育強國、攜手同行推進健康中國戰略的一個典範。

會議現場。楊敬強 攝
南京市委副書記龍翔,中國藥科大學黨委書記徐慧,中國藥科大學校長來茂德,南京醫科大學黨委書記王長青,南京醫科大學校長沈洪兵,南京市委副秘書長邵建光,江寧區委常委、統戰部長陸蓉,江寧區副區長、高新園黨工委書記繆秀梅,醫藥界知名專家和醫院代表,以及中國藥大、南醫大相關領導、院部係和職能部門負責人出席簽約儀式。儀式由中國藥科大學副校長陸濤主持,中國藥科大學校長來茂德和南京醫科大學校長沈洪兵分別代表雙方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上簽字。

南京市委副書記龍翔。崔嘉躍 攝
中國藥科大學黨委書記徐慧在開幕式上致辭指出,中國藥科大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由國家創辦的高等藥學學府,2017年9月剛剛躋身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擁有完整的新藥研發鏈,覆蓋化學藥、生物藥、中藥三大領域。南京醫科大學是擁有83年優秀傳承和辦學歷史的江蘇省屬重點醫科院校,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醫政學院。兩校學科相近,各具特色,互補性強,具有進一步加強合作的現實基礎和有利條件。
徐慧説,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不僅有利於雙方在人才培養、資源儀器等方面實現共建共享,還有利於打破藥物研發與臨床研究間的轉化壁壘,進一步拓展新的交叉學科領域,更有利於紮實推進醫藥産業在南京集聚發展,孕育打造“中國醫藥谷”南京生物醫藥産業創新新高地,積極助力南京産業轉型升級,攜手同行推進健康中國戰略。兩校開展戰略合作是一件對各方有益有利的好事,中國藥大將全力以赴,確保各項合作項目順利實施,並堅信在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兩校的戰略合作一定會結出豐碩成果。

中國藥科大學黨委書記徐慧。 崔嘉躍 攝
南京醫科大學黨委書記王長青在講話中指出,今天兩校的正式簽約,既是南醫大、中國藥大兩所高校合作邁入新時代的開始,更是助推教育強國、維護人民健康的具體舉措。對於未來的戰略合作,王長青書希望兩校一要牢牢把握醫藥融合這個中心,培養高水準卓越醫藥人才,開展重大科研項目攻關,助推健康産業走上智慧化、綠色化、國際化和高效化的發展之路;二要堅持協同創新,充分釋放彼此間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要素的創新活力,實現1+1大於2的整體效益;三要認真貫徹“兩落地、一融合”的基本要求,既注重醫藥領域的基礎理論創新,也注重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要,努力將論文寫到藥企去,寫在醫院裏。

南京醫科大學黨委書記王長青。 崔嘉躍 攝
據悉,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契機,中國藥科大學與南京醫科大學將著力在人才培養、學科與人才隊伍、科學研究與學術交流、資源共享等方面開展多方位深度合作,實現平等互惠共贏發展,更好地服務國家醫藥衛生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雙方將共同努力,推動更多新藥進入臨床試驗,研製出更多安全高效無毒的新藥,造福百姓。

簽約儀式。楊敬強 攝
在人才培養方面,兩校發揮各自在藥學和醫學領域的優勢,針對相關專業課程實際,推進課程資源與師資共享,實施課程學分互認與學術交流常態機制,共建教育實踐基地。在學科與人才隊伍方面,鼓勵兩校基於學科交叉、項目合作的人才交流和共同培養,支持教授、教師互聘。在科學研究與學術交流方面,兩校可以針對生物醫藥科技發展前沿,共同設立開放課題,推進並組織專家開展國家項目申報和重點課題攻關等。南京醫科大學及其附屬醫院可以依託中國藥科大學學科優勢,共同提升新藥研發的能力;中國藥科大學也可以依託南京醫科大學及其附屬醫院,建立臨床藥學教學和研究基地。在資源共享方面,兩校在教育教學、科技平臺、隊伍建設、圖書資料和信息庫等方面建立資源共享機制。例如,中國藥科大學GMP實訓中心可以為南京醫科大學的學生提供實訓服務,而南京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亦可為中國藥科大學的學生提供各類實驗動物研究等服務。(供稿 中國藥科大學 姜晨 編輯 顧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