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環保 >> 正文

淮安:“運河之都”再現水韻風華

2017-12-06 10:13:14    來源:新華日報     編輯:羅毅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淮安投資11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運河之都”再現水韻風華

(環保圖文)淮安:“運河之都”再現水韻風華

裏運河文化長廊夜景。 邵丹 攝

  大運河江蘇段保護和文化傳承大型主題採訪活動,12月5日走進淮安。

  無論長達3000多公里的隋唐大運河,還是從杭州直達北京的京杭大運河,在沿河城市中淮安都是當之無愧的“運河之都”。借助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東風,推進江淮生態經濟區建設,融入南北聯動、協調發展大局,淮安做活運河文化這篇錦繡文章。

  位於淮安市淮安區的總督漕運部院,如今只留一片遺址,僅存的巨大柱礎標注這裡曾有一片壯麗的建築。在明清兩代,這處佔地3萬平方米的建築掌握著帝國的命脈。淮陰師範學院黨委副書記顧建國介紹,這裡是漕運總督的駐節地,負責明清兩代每年400萬石糧食運輸,稍有不順則京師震動。漕運總督還掌管1.1萬艘漕船、12萬名漕兵,全國每年財政收入7000萬兩白銀,其中5000萬兩通過漕運實現。

  不僅如此,淮安還是河道總督駐地,國家每年10%—20%的賦稅用來治理河道;淮安是全國最大的漕船製造基地,所造漕船佔全國六成;淮安是漕糧轉輸中心,常盈倉可儲糧150萬石,居運河沿線四大轉運倉之首,後世有“天下糧倉”之譽;淮安還是淮鹽集散中心,管理淮安、揚州鹽場的生産、銷售,稅收佔全國鹽稅之半。

  建設大運河文化帶,淮安的資源得天獨厚。2008年,中國古都學會授予淮安“運河之都”稱號。

  運河淮安段的水工遺跡,代表中國古代水利工程的最高水準,也凝聚古人改造自然的勇氣、智慧和偉力。碼頭鎮的惠濟祠遺址今天只是平地,地面有建築構件和乾隆禦碑,但在明清,這裡是運河、淮河、黃河的交匯口。淮安市博物館副館長、考古部主任胡兵介紹説,為解決水位差,漕船要繞著惠濟祠這塊高地,通過三道閘門“爬”三級臺階,然後通過水流湍急的黃淮交界處,進入中運河。而為了防止黃河淤塞運河河口,明清兩代採用築洪澤湖大堤抬高水位,形成人工湖洪澤湖,再用清水沖刷黃河以保證漕運,在當地形成一整套複雜的水利工程——清口樞紐,佔地面積約50平方公里。在大運河申遺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惠濟祠現場考察後豎起大拇指。

  淮安水上立交規模為亞洲最大,東西向的淮河入海水道位於下方,南北向的京杭運河位於上方,兩條水路各行其道,互不干擾,兩者水位差超過6米,運河上船隻往來穿梭,非常繁忙。大運河今天仍然生機勃勃,淮安船閘年船舶通過量近2.9億噸,居全國第一。淮安率先在蘇北運河開通港口集裝箱運輸,2016年集裝箱年吞吐量達15萬標箱,佔江蘇全省內河的80%。淮安港年吞吐量佔江蘇內河集裝箱運輸3/4,在全國內河港口中處於領先地位。依託深厚的歷史資料,運河淮安沿線主要發展文化創意、旅遊休閒、健康養生等綠色産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全力打造富有活力的運河文化經濟帶。

  夜晚的清江浦流光溢彩,五綵燈光勾勒出飛檐鬥拱、枕河人家,兩岸美景在水面上盪漾擴散,像是遙遠的舊夢,讓人想起淮安作為“運河之都”的輝煌歷史。如今,這裡是15.6公里裏運河文化長廊的起點,也是人們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的文化勝地。坐上游船,講解員會告訴你,自明永樂年間陳瑄開鑿清江浦,這裡就成為大運河的咽喉要地,烈火烹油般繁華500年,船行所過之處,清江大閘是運河上維護得最好的古閘,62米高國師塔因順治皇帝的國師玉琳法師在淮安圓寂而得名,地標建築清江浦樓是登高遠眺裏運河風光的絕佳地點,陳潘二公祠紀念治河名臣陳瑄與潘季馴,吳公祠的神主吳棠據傳説曾在慈禧喪父時雪中送炭,鬥姥宮供奉的鬥姥則是紫微大帝和北斗七星的母親,常盈倉常年積聚糧食150萬石被稱為“天下糧倉”……

  年接待遊客100萬人次的清江浦景區只是淮安裏運河文化長廊的縮影,整條線路上還有漕運板塊、河下古鎮板塊、洪澤湖古堰板塊等眾多景區。為打造凝聚大運河精華的文化帶,淮安計劃投資260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110億元。古老的運河在“運河之都”將重新展現屬於這個時代的新風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