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事故零記錄、消防管理零投訴,華東地區最大的住宅小區——鎮江市句容市鳳凰城,擁有175棟在建和已建高層建築,2010年開建,2012年入住,至今仍保持“雙零”的消防記錄。
作為江蘇高層建築消防安全綜合治理試點,鳳凰城運用物聯網技術,創新消防理念,重構消防模式,力求滅早滅小,防火于未燃,為高層建築防火探索出一條新路徑。鎮江市公安消防支隊支隊長竇禮念説,作為華東地區最大的住宅小區,鳳凰城高樓林立、危險源多、火災荷載大,至今得以保持“雙零”消防記錄,“智慧消防”起到了關鍵作用。
蔣韻是鎮江市公安消防支隊119指揮中心一名工作人員。雖然她工作的地點距離鳳凰城還有約50公里。但是鳳凰城小區內各消防水池裏是否有水,哪一個煙霧報警器出了問題,她都能第一時間“感知”。而在鳳凰城微型消防站,每天早晨8點,相關負責人都能收到來自鎮江市公安消防支隊的提醒短信。哪一處消防設施存在問題,需要解決哪些問題,短信都會羅列得清清楚楚。
這種實時的互動式管理,得益於鳳凰城“智慧消防”系統。小區建設之初,就被鎮江消防納入智慧化建設試點,如今已建立六大“智慧”系統——安心家社區智慧消防管理系統、消防設施聯網監測管理系統、微型消防站聯網監控管理系統、智慧消防水源系統、電動自行車智慧充電系統、消防裝備器材管理系統。
在小區內,筆者看到,每一個消火栓上都安裝高精度水壓表、北斗定位等模組,消防監督員進入小區,打開手機終端,整個小區5萬消火栓的分佈一目了然,無需再四處尋找。消火栓內水壓也是清清楚楚,不會因無水而耽誤救援。小區居民通過手機APP掃描消防設施上二維碼,可獲取使用功能和方法,並可對損壞的消防設施發送報修信息。如果大樓發生火災,手機APP也會自動發出警報,還會在螢幕上彈出逃生路線圖。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有高層民用建築36萬餘棟,其中超過100米的超高層民用建築8500多棟,給日常消防安全監管帶來了諸多挑戰:一是業態眾多、人員集聚,火災風險高,滅火救援撲救難度大;二是物業管理水準參差不齊,消防安全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建築消防設施完好率不高;三是警力有限,日常消防安全監管難以做到全覆蓋。而“智慧消防”能夠提升公安消防部門監管效率,變粗放式監管為精確化指導。句容市公安消防大隊大隊長史敏説,過去對鳳凰城進行消防檢查都是隨機抽查,難以做到全覆蓋,一次檢查也難以發現所有問題。有了“智慧”系統,就可以實時發現問題,並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小區物業管理人員文化層次不高,更替頻繁,消防專業知識薄弱,一直是困擾消防的一大難題。有了“智慧”系統,消防部門可以“洞察”每棟樓的消防設施情況,遠程指揮,督促物業及時做好消防設施維護,並實現火警處理“雙保險”。居民參與是做好消防工作的關鍵。如今,通過智慧設備,逃生路線圖等消防常識直達每個人手機,居民發現設備損壞,也可一鍵上報,暢通了群眾參與消防的渠道,又強化了群眾消防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