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報道(李瑩瑩 鄭飛):12月12日,法國畫家克裏斯蒂安•帕赫繪製的“慰安婦”題材油畫捐贈儀式在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舉行。儀式現場,克裏斯蒂安•帕赫共有5幅油畫捐贈給陳列館館藏,分別是克裏斯蒂安•帕赫在法國創作的大型油畫《痛苦的嘶吼》以及到訪南京時創作的油畫《地獄的眼睛》《説“不”的女人》《體檢》和《南京,為和平而努力》。

克裏斯蒂安•帕赫(左三)油畫作品捐贈儀式現場。 鄭飛 攝
克裏斯蒂安•帕赫是法國油畫家、法國功勳和奉獻聯盟委員會會員,曾被法蘭西學院授予法蘭西騎士院士榮譽,作品充滿法國人的浪漫情懷,被包括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在內的歐洲名流收藏。此次捐贈的油畫《痛苦的嘶吼》長1.85米、寬1.49米,這幅畫由三個部分組成,油畫中有許多留白部分,克裏斯蒂安•帕赫認為這樣可以給觀看者留下足夠的想像與思考空間。克裏斯蒂安•帕赫表示,《痛苦的嘶吼》反映的是數十萬中國婦女在日軍侵華期間的悲慘命運,克裏斯蒂安•帕赫希望以繪畫的形式聲援中國“慰安婦”倖存者,為中國“慰安婦”鳴不平並提供精神支持。
除《痛苦的嘶吼》作品外的四幅作品均是克裏斯蒂安•帕赫2017年9月到訪南京,在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體驗一個月所繪製而成。克裏斯蒂安•帕赫説:“我在陳列館的一個月創作時間裏,每天看到墻上‘慰安婦’的圖片,看到她們痛苦的表情,心情都很沉重,一到陳列館,就會有一種壓抑感,我覺得那是一個會讓人不自覺哭泣的地方,所以,我幾乎是一氣呵成畫了這幾幅畫,想向世界展示二戰期間,日軍在中國犯下的罪行。”其中,《南京,為和平而努力》這幅畫中的漢字是由克裏斯蒂安•帕赫學習中文後親手寫成。

克裏斯蒂安•帕赫作品《南京,為和平而努力》。 鄭飛 攝

克裏斯蒂安•帕赫作品《體檢》。 鄭飛 攝

克裏斯蒂安•帕赫介紹作品《地獄的眼睛》。 鄭飛 攝
2017年9月4日至10月3日期間,克裏斯蒂安•帕赫在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創作之餘,也參觀了南京諸多景點,克裏斯蒂安•帕赫表示:“南京現在發展很好,難以置信,80年前,在這座城市,日軍曾殘忍屠殺了30多萬中國人。我要用畫筆把當年人們所受的苦難畫出來,告訴更多人,讓大家為了人類和平共同努力。”
儀式最後,克裏斯蒂安•帕赫向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贈送油畫及真品證明書,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執行館長侯曙光代表陳列館接受捐贈,並向克裏斯蒂安•帕赫頒發證書。

克裏斯蒂安•帕赫(左)向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贈送油畫真品證明書。 鄭飛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