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京老年人口比例已超過20% “老年人口白皮書”昨發佈,首次對特殊老年人口分類
南京市即將進入高齡化社會。根據市民政和統計部門的數據顯示,截止到目前,南京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經超過20%,在139萬人左右,其中65歲以上人口超過90萬人,佔667萬戶籍人口的14%。這兩個數據都已達到“高齡”。根據全市11個區社會養老服務基本數據,及對1300多位老人經濟社會基本情況的抽查,全市十多個機關職能部門提供數據資料後,南京市首部《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齡事業發展狀況報告》(簡稱白皮書)昨天正式發佈。
7年,近30萬人老了
揚子晚報記者在“白皮書”中看到,2010-2016年南京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由約110萬增長到約134.3萬人,根據老人年均增長超過3.37%的速度,目前全市戶籍老人總數已經超過139萬人。也就是説7年間全市僅戶籍人口就有近30萬人老了。預計到2020年,全市65歲以上的老年人將超過123萬。而65歲以上人口2000年為52萬,2010年增長到73.5萬,年均增長速度為3.52%,2016年增長到88.81萬,年均增長速度為3.2%。
老年人群也有了分類
根據南京市民政局社會福利慈善處負責人介紹,相關政府救助部門對老年人群進行了身體狀況和經濟收入等象限分類,健康狀況方面分為自理老人和失能老人兩類,經濟狀況分特困老人、失獨老人、殘疾老人、低保和低保邊緣老人、獨居老人以及空巢老人等六類。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截止到2016年底,全市共有特困老人(含城市“三無”老人、農村“五保戶”)1.1萬人、失獨(60歲以上)老人3276人、殘疾老人41993人、低保和低保邊緣老人2.6萬人和3467人、獨居老人4.67萬人、空巢老人11.4萬人。
養老機構信息佔一半篇幅
針對老人關心的養老機構的信息,揚子晚報記者看到,“白皮書”的一半,收錄了全市數百家養老院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點的數據。試圖説明南京作為全國首批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其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信息為輔助、覆蓋城鄉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正在完善。
據了解,與全市經濟發展水準相適應,老年人口的經濟保障水準也在提高。目前80歲以上老人每月有尊老金,景點和公共交通有優待證,獨生子女父母有獎勵和特扶金,特殊老人有養老補貼。經濟困難老人進入社會醫療救助系統,如對低保、重殘老人的醫療救助:政府全額補助其基本醫療保險,對個人負擔部分繼續按85%予以救助。
在機構養老服務外,針對90%老人需要的社區服務,每個街道建設了一個居家養老中心;在精神關愛和文化養老方面,各區都推出由社會組織領銜的老年大學、社團培育、精神關愛和老年權益保護等服務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