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社會廣角 >> 正文

蘇州市姑蘇區社會治理居民點單政府供給

2017-12-22 09:24:31    來源:新華日報     編輯:羅毅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入選“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 姑蘇區社會治理居民點單政府供給

  “井水變清了,又用上井水啦!”幾天前,《新華日報》記者走進蘇州市姑蘇區鈕家巷社區,68歲的老居民龔桃珍正從一口老井裏打水洗衣服,清澈的井水在清晨的冷風裏冒著熱氣。“井水好,冬天不凍手!”老人對社區搭建的護井自治平臺讚不絕口。

  幾年前,龔桃珍發動身邊的“老蘇州”組建一支“護井隊”,義務維護轄區內的28口古井老井。讓她驚喜的是,這支草根“護井隊”被社區自治項目“收編”,並讓她擔任“古井老井維護”項目共治協商小組組長。他們定期為古井老井清淤,前不久還用項目經費為老井加裝井蓋,做了統一標牌。

  像“古井老井維護”這樣由居民領袖帶動建立的自治項目,成為姑蘇區探索古城治理創新的一個生動案例。該區正在實施的居民自治項目已達1135個,帶動大量居民參與社會治理,一個以居民需求為導向,政府、社區、居民、社會組織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體系初見成效,姑蘇區也由此成功入選“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我們的辦法是以老百姓需求為導向,推動社會治理資源重心下沉到社區。”姑蘇區委書記、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黨工委書記王慶華説,蘇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古城保護是姑蘇區的首要任務,而保護古城千頭萬緒,很多事都跟老百姓生活直接相關的“雞毛蒜皮”,要真正做好保護文章,就要讓老百姓全面主動地參與社會治理。

  作為蘇州中心城區,姑蘇區空間有限,産業基礎相對薄弱,人口老齡化嚴重,公共服務及民生需求壓力持續增加。為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姑蘇區全面實施民生優先、古城復興、創新驅動、文化引領“四大戰略”,通過創新社會治理,讓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有更多獲得感,進而增強對古城的認同感。

  “傳統模式是政府點單、社區供給、居民接受,但因為老百姓是被動接單,雖然各級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效果卻不理想,老百姓的實際訴求仍沒有得到很好滿足。”姑蘇區民政局長明嵐告訴記者,推行居民自治的項目化,實際上是一場政府為民服務的供給側改革,通過“項目+”撬動居民自治。兩年來,全區有51491位居民參與自治項目化徵集,共收集到17693條需求,通過民主評議制度,最終由居民決定要實施哪些項目。

  “項目變成居民‘點單’後,政府服務更貼心,且因為居民有了‘決策權’,參與的積極性越來越高。”這是姑蘇區金閶街道白蓮社區書記管莉軍的切身感受。但與此同時,管莉軍也有壓力:居民對政府服務更加信任和依賴,有些訴求社區想分憂卻能力有限,尤其是涉及跨部門甚至跨區域管理的“疑難雜症”,往往成為基層治理的“老大難”。為此,今年3月,姑蘇區將原17個街道強力合併為8個,重整古城資源,徹底改變原板塊“多而散、小而弱”格局,使得街道佈局更合理、區街分工更明確、人員編制更精簡,社會治理資源重心進一步向基層下沉。

  重新劃分治理板塊的同時,條線資源也在整合。近日,拙政園片區率先試點綜合執法改革,前後只用了不到一週時間,就查封即將開業的近3000平方米“黑農貿市場”。知情者感嘆,這事要放在以前,沒等有關各方商量好治理方案,“黑農貿市場”可能就已完成招商並大膽營業,再整治可就難了!

  拙政園片區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執法大隊副大隊長柏翔帶記者來到西北街176號,這裡是該片區綜合執法大隊的辦公場所,姑蘇區將涉及城市管理的市場監管、環保、安監、文化、公安、消防等執法力量全部下放於此。“通過資源下沉、權力下放,街道從只能協調、服務轉變為兼具執法權和管理權,很多事情辦起來快當多啦!”目前,姑蘇區8個板塊的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已成功運行半年時間。

  日前,姑蘇區委託第三方對全區96個社區進行和諧社區滿意度的抽樣調查,4758份有效問卷結果顯示,古城居民對社區總體滿意度達94.7%。姑蘇區區長、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管委會主任徐剛説,今後工作的主攻方向,是通過補短板來解決老百姓的實際困難,把歷史文化名城這一金字招牌擦得更加亮麗奪目。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