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輿情評論 >> 正文

風口之後 知識付費還能走多遠

2018-05-24 09:58:05    來源:新華日報     編輯:穆菁     責編:程茜    

  原標題:明星路線、知名IP、速讀推廣不靈了 ——風口之後, 知識付費還能走多遠

  2016年以來站上風口的“知識收費”,這兩年已演變成一場“全民運動”。截至目前,全國各大知識付費平臺總計已擁有近3億付費用戶,每天有接近1300萬的活躍用戶積極擁抱著上至天文地理、下到市井百態的各類知識。但《新華日報》記者觀察發現,經過兩年多的沉澱,知識付費節目如今已開始出現兩極分化態勢。大浪淘沙之下,用戶不再是“你給什麼我聽什麼”,而是“我是否選擇你,取決於你能給我什麼”,明星路線、知名IP、速讀推廣已經不靈,節目有沒有“真貨”才是王道。

  兩極分化,知識收費冰火兩重天

  在知識付費這個市場,從“羅輯思維”走出的羅振宇,無疑是一名早期入場者。從目前的成績來看,他同樣也是一名成功者。

  打開得到APP,超過10萬訂戶的專欄節目比比皆是,《寧向東的清華管理學課》《武志紅的心理學課》《薛兆豐的經濟學課》,這些課程的價格幾乎都是每年199元,儘管得到APP與專欄作者的分成比例外界無法得知,但考慮到盤子如此之大,收益應該可觀。今年4月,羅振宇團隊又推出了一款專門為7歲—15歲的青少年提供知識服務的APP——“少年得到”。從成人範疇到教育領域,羅振宇在打造“終身學習”概念的同時,知識收費的産業鏈越來越長。

  數據顯示,喜馬拉雅FM和知乎同樣屬於站在頂峰的成功者。喜馬拉雅FM的活躍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達128分鐘,該平臺推出的知識狂歡節,3天內用戶訂購總額達1.96億元。知乎作為綜合型知識平臺,提供付費諮詢、打賞、知乎Live付費課程等服務,用戶復購率達43%。19日,知乎創始人兼CEO周源宣佈,知乎知識付費業務將進行全新升級,其産品“知識市場”將於近期升級為“知乎大學”,更好地連接知識生産端和知識消費端。

  與市場的“頭部玩家”相比,還有相當一部分付費平臺、專欄節目由於與用戶期望值不符,往往只能做“一錘子買賣”,不僅復購率極低,還時常被人詬病。南京齊安貿易公司的職員顧琪吐槽説,她聽網友介紹有位“大咖”指導人炒股特別靈,不但花錢訂閱了他的專欄,還拿出10萬元積蓄殺入股市,每天跟著“老師”的指導買進賣出。3個月過去了,結果卻是全線套牢,“後來我仔細想了想,他其實也沒明説買哪只股票,但那種對大市的判斷,就特別容易讓人興奮,恨不得今天下單,明天就漲停。每次聽完他的課,就像打了雞血一樣。”

  知識服務,光會“搬家”可不行

  知識付費的興起,在心理諮詢師林一凡看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抓住了現代人社交孤獨的痛點。碎片化時間的增多、提升自我的內在需求、無人交流的孤獨感,這些因素交融在一起,便讓以“隨時隨地學習”為賣點的“知識付費”有了廣闊的生存空間。

  這一點,在亦然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劉雯體驗頗深,平時工作忙,休息時打開手機,聽一段音頻,成了她消磨時光的最佳選擇,“一開始就是聽聽音樂,後來發現有些理財類、心理健康類節目挺有趣,慢慢就開始聽了。後來,聽了蔡康永的一堂情商課,很喜歡,就花錢訂閱了。現在100多堂課聽下來,覺得自己在處理人際關係上更加柔軟了。”

  知識付費到底能走多遠?用戶的復購率是一個關鍵指標。當下,有些平臺和節目之所以無法持續吸引用戶買單,還在於內容的缺失。傳播學者魏明對記者説:“知識付費,知識不能簡單做成文字知識的音頻版。一定要經過專家的解讀,把高精尖和陽春白雪翻譯成大眾可以理解、能夠在短時間內消化的內容,如果能形成一套較為規範的知識體系,那就更好了。做到這些,才能讓受眾獲得真正有價值的知識。”

  當下,不少收費平臺頻頻打出明星牌,試圖靠明星的人氣來吸引粉絲,增加訂閱量。除了初期的高曉松、蔡康永、馬東、郭德綱之外,王蒙、余秋雨、于丹等大家、名人也相繼入駐,還有一些平臺更是直接對接娛樂風口,通過簡單的“領讀”等模式,引入“小鮮肉”等吸粉利器。在魏明看來,一些節目的內容越來越水,而娛樂化的過度滲透,讓知識付費市場有偏航之虞。

  向植入説不,終身學習還需“守得雲開”

  其實,知識付費並非新鮮事。存在多年的知網、百度文庫等平臺的付費論文,便是知識付費的先驅。只是,當年這些知識收費領域面對的受眾還比較狹窄,隨著風口的來臨,知識付費才呈現浪潮洶湧。

  但風口之下,這個行業也出現了過度商業化的現象。有的付費節目儼然成了主播“販賣私貨”的商業場。有位大四學生向記者投訴説,“原本訂閱了一檔讀書節目,開始還不錯,主播有時會推薦幾本書,沒覺得有什麼。後來就越來越不像話了,每天15分鐘時間,有5分鐘在賣東西,連生活用品都賣。雖然説得很好聽,是優質生活的分享,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

  和這些堂而皇之夾帶私貨的節目相比,還有不少節目通過植入廣告賺第二筆錢,比如請理財公司CEO來講授如何理財,實則上是給他的理財平臺拉客戶。

  對此,南京藝術學院傳媒學院副教授汪黎黎認為:“對這些知識付費平臺而言,一方面,提供的知識確實需要價值變現,另一方面,即便在商業大潮中,知識分子還是要守住底線,不能把提供知識的網絡課堂變成個人利益的售賣場。”

  隨著風口的過去,知識付費也進入了下半場。細分領域、引導興趣已成為不少平臺的著眼點,對客戶的引導也需要從情緒性消費向理性消費轉化。

  對於不少用戶提出的“貨不對板”的質疑,汪黎黎説:“一方面,知識提供方需要拿出真正的好內容,不要總想著‘割韭菜’;另一方面,用戶也要對知識付費節目有一個正確認知。沒有什麼知識是可以輕易在短期內獲得的,對事物的深度認知,需要時間積累,想通過幾篇文章、一個節目就能讓你‘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本身就是不現實的。”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