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市打造“南京好大米”公用品牌 面向社會徵集品牌名、品牌LOGO和推廣語
6月5日,南京市稻米産業協會成立大會舉行,會上宣佈將聯合打造南京稻米區域公用品牌,並向全社會徵集品牌名、品牌LOGO和推廣語。南京日報記者獲悉,目前,經優選的1萬畝優質水稻生産基地已開始種植,種植管理、收穫、烘乾、加工等每一個環節都將按照統一要求進行。2019年年底,統一品牌的“南京好大米”將正式面世。
目前全市水稻種植規模約130萬畝左右,其中優質品種近40%。近年來,南京地産大米品牌不斷涌現,包括晶潤、遠望富硒、湫湖、艾津歐標、陳小健、道好、名文、惠泉等,在本地都有一定的銷量和影響力;同時,在提升大米的品質上,各家通過選用優質水稻品種、採用綠色生態種植模式、優化加工環節等方式,也贏得了不錯的口碑。2018年的“江蘇好大米”評選活動,江蘇省共評出8個粳米特等獎,我市獨佔四席,可以説,南京的優質大米,不僅具備了和享譽全省的“蘇北大米”相競爭的品質,甚至和名揚全國的“東北大米”也可以一拼高下。
不過由於種植規模小、品牌分散、知名度不高等原因,南京優質大米的市場表現並不盡如人意。“南京稻米産業協會的成立,能有效組織南京稻米企業、品牌、基地和生産企業等通過標準化、訂單化、品牌化整合,優勢互補,聯合打造南京稻米區域公用品牌,滿足市民消費需求,促進優質優價,帶動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增收致富。”會上,新當選南京稻米産業協會會長的南糧集團董事長梅勤説。
作為研製出南粳46、南粳5055等水稻優質品種的專家,江蘇省農科院教授王才林將擔任協會的名譽理事長,並負責南京公用品牌大米的技術指導工作。他表示,在品種上將統一選用南粳系列,近40人組成的專家團將對每一個種植和加工環節嚴格把關,實現“綠色興稻、品質興米”。
隨著南京稻米産業協會的成立,目前已有數十家會員單位成員簽訂了種植合同,將嚴格按照各項生産標準,合力打造出一流品質的“南京好大米”。南京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南京地産優良食味稻米的産業提升行動從2018年開始啟動,通過召開座談會,開展多項調研,最終確定了品牌打造方案。預計到2019年底,市民就能吃到一個品牌全新、真正能代表南京的優質大米。
當天會上,南京稻米産業協會還宣佈,面向全社會徵集南京地産大米的品牌名、品牌LOGO和推廣語,協會將從每一項中分別選取5個入圍作品,給予獲獎者全家可免費吃一年的500斤南京地産大米獎勵。詳細信息可關注南京農業農村局網站和“南京大米”微信公眾號。(南京日報 記者 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