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創新江蘇 >> 正文

江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贏得央媒記者點讚

2019-08-30 19:09:21    來源:新華日報     責編:程茜    

  原標題:我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贏得央媒記者點讚 ——在這裡看到了“兩山”理念生動實踐

  “山水之間,一草一木皆詩情,一鳥一獸有畫意,河流湖泊潤澤大地,斜陽古樹投下倒影……隨著人居環境的改善,這樣如詩如畫的場景,在我們身邊的農村俯拾皆是。”8月26日至8月27日,由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十多家中央媒體記者組成的“走進美麗村莊”採訪團在江蘇省集中採訪報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做法和成效。行程結束後,人民日報記者姚雪青有感而發。

  走進南京市江寧區張溪社區徐家院村,記者們巧遇環保志願者帶著村裏放暑假的孩子們做遊戲,主題是垃圾分類,孩子們將手中代表不同垃圾的卡片投入相應的迷你垃圾桶,玩得不亦樂乎。不遠處的垃圾分類積分兌換超市裏,55歲的村民馬吉康正在挑選想要兌換的生活用品。得知記者們前來採訪,老馬説:“我們村以前垃圾遍地,現在政府提供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持,2016年開始實施垃圾分類,垃圾分類輔導員挨家挨戶做工作,現在,大家都有了垃圾分類意識。”

  “廁所革命怎麼推進?生活污水怎麼處理?環境改善後收入增加了多少?……”在江寧黃龍峴金陵茶文化旅遊村裏,記者們詳細了解村裏人居環境整治情況。新華社記者趙久龍認為,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應有之義,“過去的黃龍峴村,是婦女、老人、兒童聚集的小山村,因為貧困,年輕人不得不外出打工謀生,婦女、老人留下來打理茶園。如今的黃龍峴已大變樣,遊人如織、美景如畫。觀山閱水品茶、雲海深處人家,仿佛換了人間。一些老茶農説,現在吃不愁、穿不憂、錢也有。”

  “在這裡看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農民日報記者李慧斌説,“黃龍峴在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自然稟賦基礎上,大力改善人居環境,為發展鄉村旅遊創造了條件,讓村民在家門口創業,實現生態宜居、産業興旺,推動了鄉風文明、鄉村有效治理。”

  在丹陽呂城鎮大荊村,原本磚砌的化糞池全都換成了三格式玻璃鋼化糞池,廚房油污水也裝了隔油隔渣井,污水全部排入管網,進入終端的污水處理設施,達標後排放。丹陽水務集團副總經理吳國慶説,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涉及環節多,原來常出現設施沒法正常運行、多家單位推諉扯皮現象。丹陽結合多地經驗,最終採用項目總承包形式,通過招標委託專業化公司負責整個項目20年的設計、施工、運維,以資金髮放為抓手,建設費用和運維費用與每年考核掛鉤發放,確保設施在未來20年能夠穩定運行。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于子敬説,江蘇美麗鄉村發展跑出了“加速度”。“丹陽紅光村建設鄉村‘文明銀行’,守護農村信用源頭活水,讓淳美鄉風成為風景,讓鄉村文化成為名片;南京黃龍峴激活鄉村沉睡資源,拓展鄉村文化發展空間,耕耘出一片農旅融合的試驗田。讓我不禁感嘆,這一座座人居的生態小鎮,讓美麗村落變成人人嚮往的家園,也讓當地村民有了喊出‘農村不比城裏差’的底氣。”

  兩天的採訪,記者們在烈日下衣服濕了又幹。在農業農村部社會事業促進司人居環境改善處副調研員馮華兵看來,記者們的孜孜工作,將提高全社會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關心、支持,為這項工作的推進營造良好氛圍。“江蘇人居環境整治的鮮活案例和故事值得其他地方學習,希望通過記者們的筆觸,把江蘇的好做法傳遞出去。”(新華日報 記者 吳 瓊 實習生 徐秋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