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水土流失治理率全國居前
《江蘇省水土保持公報2018》近日發佈,10月15日,省水利廳召開新聞通氣會介紹相關情況。公報顯示,2018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積2290.18平方公里,相比2013年公報數據減少28%,減少比例居全國首位,水土流失治理率位於全國前列;共建成生態清潔小流域96條,相比2013年公報數據增加47條,同樣領跑全國。
“水土流失是我國頭號環境問題,不僅會導致生態惡化、環境污染,同時也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省水利廳副廳長葉健表示,通過編制公報,可以全面掌握水土流失現狀以及人為水土流失防治情況,為科學推進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工作奠定基礎。
省水文局局長辛華榮介紹,為推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江蘇省近年來共建成96條生態清潔小流域,總面積達1280多平方公里,共投入資金逾10億元。全省已建成16個水土保持監測站點,對13個市級行政區、7個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典型地形地貌和土壤類型區實現全覆蓋。江蘇省土地開發利用強度大,生産建設項目多,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這種情況下,如何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省水利廳農村水利與水土保持處調研員湯建熙表示,首先,利用兩米遙感影像等信息化手段,分析發現擾動圖斑,及時掌握水土流失點;其次,要求産生水土流失的建設單位及時採取措施,減少水土流失,建設單位在項目開工前要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報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並在施工中落實水土保持措施;最後,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督查,對違法項目依法依規處理,確保各項水土保持措施落實落地。
2018年,江蘇省首次實現水土保持省域動態監測全覆蓋,全省水土流失面積較2013年公佈面積減少886.7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狀況呈現轉好的趨勢,水力侵蝕強度總體上依然以輕度侵蝕為主。
儘管江蘇省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一些成績,但葉健坦言,在水土保持機構建設、監督管理、監測預報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基層水土保持機構尚不健全,目前全省只有南京市成立了專門的水土保持技術支撐單位,6個市委託了相關技術支撐單位,還有6個市到現在沒有相應的技術支撐力量;所有縣級單位中,只有6家設置了專門的技術支撐單位,技術支撐力量明顯不足。(新華日報 記者 吳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