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大賽決賽上,選手項目開腦洞 鄉土創客獲百萬創業資金獎勵
用中草藥喂豬、可以穩定血糖的大米、魚菜共生聯合氣霧栽培……11月18日,在南京國家“農創園”進行的第三屆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大賽決賽上,各參賽選手的路演令人腦洞大開。經過激烈角逐,最終有32個優秀創業項目獲獎,獲獎項目共獲得100萬元創業資金獎勵。江蘇省參賽選手榮獲成長組二等獎和三等獎、初創組三等獎。
本屆大賽以“激情創業創新,夢圓鄉村振興”為主題,展現了新農民風采、新技術成果、新業態模式。大賽自2019年4月啟動以來,在全國30個省區市分別舉辦了省級選拔賽,最終60個項目脫穎而出,晉級全國決賽。決賽以現場路演方式進行,賽制採用5分鐘項目展示和3分鐘答辯的“5+3”的模式。評選標準突出“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的導向。
來自四川的宋德明憑藉“穩糖米”項目獲得初創組二等獎,作為水稻育種專家,宋德明經過多年研究,培育出專供高糖患者食用的慢消化、低升糖的水稻新品種,並成立公司進行産業化發展。目前,“穩糖米”在四川華西醫院等國內的大醫院進行臨床試驗,取得良好效果。宋德明説,“穩糖米”還解決了過去同類産品口感不佳的問題。浙江選手詹天球的參賽項目是“全産業鏈生態化養豬”,通過在飼料中加入中草藥,進行綠色無抗化養殖,出産的生豬儘管售價是普通生豬的兩倍,但依然受到孩子、孕婦等特定人群的歡迎,今年,公司的銷售額突破2億元。
本次大賽評委、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朱明表示,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大賽已經舉辦了三屆,2019年的特點尤為鮮明,首先是全社會的參與熱情更高,有更多的企業和創業者參與;其次,參賽項目的業態更豐富,既有智慧農業,也有生態環保,還有圍繞脫貧攻堅的項目,覆蓋了農村整個領域;另外,參賽項目的含金量更高,選手們更加注重核心技術的創新,有些甚至是在世界範圍內領先的技術;最後,創業主體中的高學歷年輕人越來越多,這也説明瞭農村是一片廣闊天地,在那裏能夠大有作為。
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大賽的成功舉辦,已經成為我國農村創業創新的“助推器”。南京日報記者從大賽組委會獲悉,預計到2019年底,全國以大學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和科技人員為代表的返鄉下鄉創新創業人員將超過850萬人,以“田秀才”“土專家”“鄉創客”和能工巧匠為代表的在鄉創業人員達3100萬,將匯聚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磅薄之力。(南京日報 記者 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