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強調國際標準 對標最好最優 南京發佈自貿片區“1+9”支持方案
12月18日上午,南京市召開江蘇自貿區南京片區發佈會,公佈了“1+9”(1個總體意見和9個專項支持意見)自貿區高品質發展系列舉措。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主持發佈會,代市長韓立明做主要發佈。此次南京市公佈的“1+9”自貿區方案中提出,將成立自貿區發展專項資金,5年投入不少於500億元,最大限度激勵高科技企業和高層次人才。
授牌百餘日“成績單”亮眼
張敬華表示,在對標研究、謀篇佈局的過程中,南京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南京片區稟賦好、優勢多、前景廣,是改革開放“潛力股”、創新發展“增長極”,條件得天獨厚。
江蘇自貿區南京片區地處東部沿海與長江經濟帶“T”字形交匯處,承東啟西、聯南接北、沿江近海,是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節點。片區坐擁9公里長濱江風光帶, 背靠120平方公里老山國家森林公園,生態優越。40平方公里的規劃面積,整體開發強度相對較低,存量未用土地相對豐富,是蘇南為數不多的可供整片規劃建設的黃金地塊。更為重要的是,南京片區是“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等多重國家戰略交匯處,自貿試驗區和國家級新區“兩區”金字招牌在此疊加。
更大的利好是,作為江蘇省會城市、特大城市、東部地區中心城市,南京發展呈現“穩中優進”良好勢頭——GDP連續10個季度保持8%及以上的增速,位居我國東部地區GDP超萬億元城市首位。自貿區南京片區所在的江北新區,發展更是態勢迅猛,近5年人口凈增80多萬,直管區GDP增速持續快於全市5個百分點。
南京片區自8月30日授牌以來一百多天,江北新區累計新增企業3000余家,工作日每天新增企業48家,同比增長59%;累計新增註冊資本350億元,月註冊額較之前猛增135%。僅南京“金洽會”期間,就有50個投資體量大、技術含量高的重點項目簽約落戶,總投資額達1187億元。同時,劍橋南京科創中心正式奠基,華為鯤鵬生態産業基地開園運營,世界500強企業思愛普江蘇創新賦能中心、500億元規模先進製造業國家大基金等紛紛落戶。今年前三季度,江北新區積體電路、基因及生命健康産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56%、65%。
最大程度激勵企業個人
發佈會上,韓立明發佈南京片區“1+9”支持方案。“1”,即南京片區高品質發展的意見,南京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打造創新高地、産業高地、開放高地三大高地,加快構建體現時代要求、契合南京實際、具有示範意義的自貿區體制機制,真正擔負起“試在江北、用在南京、服務全省、貢獻全國”的戰略使命。
南京最大限度支持創新驅動和主導産業發展,最大限度激勵高科技企業和高層次人才,支持建設“研發特區”,將設立南京片區專項發展資金,5年投入不少於500億元。新註冊、符合主導産業方向的企業,自設立起5年內,繳納企業所得稅中超過應繳數額15%的地方留成部分,全部獎勵企業。對在片區工作的高端人才,最高給予個人經濟貢獻90%的獎勵;對於境外高端緊缺人才,分類給予一定個稅稅負差額補貼。
知識産權保護是國際企業最為關心的問題,南京將打造對標國際的法治環境,近期將推動江北新區仲裁院升格為國際仲裁機構,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南京片區將以重大平臺提升發展支撐力,加快申報增設綜保區,補全南京片區對外開放合作的功能短板。今年江北新區引進的300多個産業項目,將力爭2020年上半年全面開工建設。南京積極申辦自由貿易園區發展國際論壇等系列活動,有效擴大國際影響、展現開放姿態,形成集聚全球高端資源要素的“強磁場”。
提升企業“自貿區獲得感”
從北京趕來參加發佈會的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主任劉東介紹,自貿區“南京方案”最大限度鼓勵創新,多處涉及到下一代互聯網,中心面臨重大發展機遇。劉東説,南京片區瞄準營造全國最優的金融科技生態,下一代互聯網大有可為。
江北新區確立的積體電路、生命健康和新金融三大産業成為南京片區重點打造的主導産業。“最吸引我們的還不是具體的稅費獎補政策,我們相信江北新區會在新金融領域先行先試,形成濃厚的行業發展氛圍。”同城票據網總經理曹石金對南京的新金融充滿期待。
博泰車聯網(南京)有限公司副總監歐陽鋼説,公司位於江北新區研創園騰飛大廈一樓,前不久園區新設立專門的政務服務窗口,公司辦理審批非常快,他真切感到自貿區就是不一樣。博泰是智慧網聯汽車電子頭部企業,同領域知識産權總量居國內第一、全球第五。今年9月,投資16億元的博泰智慧出行創新技術及産品研發總部簽約落戶江北新區。落戶3個月,公司員工發展到80多個人。
“平均每天都要接待50家意向落戶企業。”12月18日下午,江北新區研創園招商部部長葉軍趕著見下一個客商。自貿區成立後,園區招引企業加速,年初定下的招商1000家任務指標早已完成。葉軍説,江北新區聚焦打造IC之城、基因之城、新金融中心的産業定位,有助於形成人才強磁場,進而形成自貿區創新高地。(新華日報 記者 顏芳 見習記者 許雯斐 李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