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暢逛大展,傳統佳節浸潤文藝范兒

春節期間,江蘇省各地文化場館結合自身特色,切合辭舊迎新的新春主題,策劃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展覽,邀請大家來博物館、美術館過大年,在尋找年味兒的同時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南京博物院的“兄弟王——從滿城漢墓到大雲山漢墓”特展、“仰之彌高——二十世紀中國畫大家展”繼續舉辦,針對寒假中的學生群體,院方策劃了青少年專題導覽,用孩子們熟悉的語言,深入解析長信宮燈、金縷玉衣等漢代文物,同時深入挖掘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等大師書畫的文物價值。庚子鼠年到來之際,南博還策劃了“瑞福鼠——南京博物院藏鼠文物特展”,帶觀眾探尋歷代文物中可愛的小老鼠。
南京市博物總館主辦的《子鼠迎春來——庚子年迎春特展》已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館(甘熙宅第)開幕,特展包含“鼠”專題文物、民俗展品、非遺精品三大門類,不但展出與“鼠”有關的六朝文物,還有大量以“鼠”為主題的年俗用品,充分寄託了吉祥寓意,營造出紅紅火火的新年氣氛。
蘇州博物館正在舉辦的是“須靜觀止——清代蘇州潘氏的收藏”展,該展覽以《三松堂書畫記》《須靜齋雲煙過眼錄》為著錄依據,分上、下兩期展示70件潘雋奕、潘世璜這一支潘氏的收藏。展品以書畫、碑帖為主,延續了明清傳統文人的趣味,並展現潘家在收藏上對後世的影響。
利用豐富的館藏,揚州市博物館舉辦了“子鼠迎春——揚州博物館鼠年生肖藝術展”,展品中包括了唐代生肖鼠木俑、宋代青釉瓜楞松鼠硯滴、清代松鼠鈕竹節紫砂壺等文物,邀請觀眾細細品味魅力多彩的子鼠之姿,感受生肖文化。徐州博物館將圍繞“漢風”“中國年俗”“鼠年生肖”等主題元素,舉辦“漢風中國年——博物館裏過大年”系列活動,包括“鄉俗·新歲——中國民俗百物展”“新春江蘇梆子戲——鴛鴦戲水”等展覽、文藝演出和研學體驗;南通博物苑圍繞結合苑藏文物,以“福祿壽喜”四大板塊舉辦原創展覽《福星高照——南通博物苑藏吉祥文物展》,同時與上海博物館共同舉辦《流光溢彩——上海博物館藏歐洲玻璃陶瓷展》;常州博物館推出的是《珠聯妙語,雙筆生輝——常州博物館藏名家楹聯展》,集中展出館藏著名書法家書寫的楹聯,在翰墨飄香之間,展示綿延千年的新春楹聯文化。
走進美術館,享受美的熏陶,已經成為很多觀眾在假日期間的不二選擇。這個新春,全省各地的美術館裏各類大展也不少。在新春佳節到來之際,江蘇省美術館以傳統民間藝術向各位觀眾致以新春的問候,《戲裏風華——館藏皮影與戲曲繪畫精品展》展出館藏皮影以及戲曲繪畫100余件,與之相呼應,繪畫主要展出關良、葉淺予、傅小石、高馬得等藝術家的戲曲人物作品。這些別致的皮影與戲曲繪畫,會給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驚喜。“盛世春光——2020江蘇省國畫院新春獻禮·賀歲大展”也同樣是省美術館的重頭戲,作為省國畫院全體畫家年度創作成果的集中展示,共展出新創作品近300件,有相當一部分作品是新引進的年輕畫家在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上的入展作品,呈現出更多的新生力量。此外,如果來到江蘇省美術館陳列館,觀眾還能看到“一蓑煙雨——朱振庚藝術展”,欣賞這位江蘇走出的著名畫家獨特的“寫意重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