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黨委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向全體黨員發出倡議書,倡議全行黨組織和黨員要在防控疫情中主動擔當走在前,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郵儲銀行廣大黨員幹部全力以赴,用擔當書寫決心,挺身而出,用責任護航一線,主動作為,用行動凝聚信心,全力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湖北:護航醫療物品捐贈 志願服務黃岡“小湯山”
1月25日,郵儲銀行湖北省分行共産黨員孫曼關注到一則消息,安徽金禾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可向疫區捐贈雙氧水。
孫曼立即聯繫了黃岡市指定捐贈對接單位——衛爾康醫藥有限公司,協調銜接捐收雙方,向安徽的親友尋求幫助儘快找到運輸車輛,積極辦理通行證等相關手續,確保物資極速運抵防疫一線。
1月26日下午1:30,25噸雙氧水被裝運上車。2名司機駕車從安徽滁州來安縣出發,緊急馳援黃岡市區;1月27日早上8:30,這批物資順利抵達衛爾康公司指定倉庫。
與此同時,湖北省黃岡市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正在緊鑼密鼓地改造中,計劃建成黃岡版“小湯山醫院”。郵儲銀行黃岡市分行風險管理部總經理何彬,一名有著20餘年黨齡的共産黨員,帶著家人加入志願者隊伍,為“小湯山醫院”順利運轉奮戰多日。
何彬的愛人是黃岡市中心醫院婦産科醫生,疫情防控期間始終在一線值班。從愛人那裏得知志願者招募的消息後,何彬和兒子第一時間報名,成為首批志願者。“我是軍人出身,是共産黨員,也是醫務工作者的家屬。疫情當前,我能想到和做到的就是帶頭上。”何彬説道。從1月26日早上到2月1日夜裏,他們一直在為“小湯山醫院”建設志願服務,搬運醫療器材、安裝病床和打掃衛生。經過志願者晝夜接力,黃岡市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內,15000平方米院房全部清掃乾淨,700多張病床及數以百計的治療器械、取暖器、電腦、辦公耗材等物品全部安裝到位。
甘肅:社區裏的抗“疫”力量
戴上口罩、佩戴袖標,2月3日一大早,郵儲銀行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支行黨員劉曉東、劉睿德和石永超三人準時來到南街社區報到,協助社區登記、排查進出人員,督促物業做好消毒等防控措施,開始了一天的黨員志願服務。
疫情發生後,郵儲銀行民樂縣支行積極響應縣委號召,與南街社區對接,按照分片包乾、分兵把守、責任到人的要求,每天安排3名黨員駐點相應社區,同街道黨員幹部和社區工作者一起,開展登記排查和防疫宣傳引導工作,齊心協力落實防控責任。
打一個電話、發一個短信、填一份表格、貼一張告示、量一次體溫,民樂縣支行黨員正用自己的行動奮戰在抗疫一線,把“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工作落細落實,讓居民切實感受到抗“疫”力量。
遼寧:疫情面前挺在前 金融服務不掉線
2月3日是郵儲銀行遼寧省錦州市天橋支行春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這一天,信貸員耿海蛟接到個人綜合消費貸款客戶王先生的電話,對方稱這天是貸款還款截止日,償還貸款的現金就在家中,但自家交通工具出現故障、公共交通運營調整,加之家中沒有口罩無法出行,由於王先生之前未辦理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也暫時無法進行線上還款。
得知這一情況,耿海蛟立即向支行長彙報,戴好口罩,做好消毒工作,開車前往客戶家中。為確保客戶安全,耿海蛟到藥店購買口罩,非常時期口罩已全部售空,耿海蛟又立即回家拿口罩送給王先生,把客戶接到網點辦理還款,隨後又將其送回了家中。安全、便捷、貼心的服務,贏得了客戶的讚譽。
山西:關鍵時刻更要衝鋒在前
2月3日早晨,在山西省陽泉市盂縣北下莊鄉北下莊村,胡建平和張瑞清在村口的防疫檢查站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胡建平、張瑞清是郵儲銀行山西省陽泉市分行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為幫助村裏做好防控疫情工作,他們兩人主動提前回到了駐點扶貧村,對外來人員進行清查摸排、宣傳疫情防護知識。胡建平説:“我們倆都是共産黨員,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我們更要衝鋒在前。”
與此同時,大同市陽高縣支行的黨員幹部也響應政府號召,積極投入到了區域防疫工作中。陽高縣支行包聯對像是康福小區,共有居民近100戶,支行黨員幹部積極與小區管理方對接,對住戶進行了摸排走訪,併為小區噴灑消毒水。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郵儲銀行山西省分行的黨員幹部們主動作為,凝心聚力打好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浙江:召之即來 來之即戰
1月28日晚上7時許,郵儲銀行浙江省龍泉市支行黨支部響應政府號召,協助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支部全體黨員幹部放棄春節休假,積極參加屬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主動投身到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中。
1月30日中午11:40社區通知應市防控指揮部工作緊急部署,當天晚上10點前要完成小區住戶的逐一入戶排查工作。13:30分,黨支部二十余名黨員就集結完畢待命出發。這些黨員中有特意從鄉下趕回城裏的,有的已經連續加班多日。大家毫無怨言,召之即來、來之即戰,通過齊心努力,下午4點前就完成了8幢居民樓180余戶的排查任務。(經濟日報 記者 錢箐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