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3月19日早晨,不等鬧鈴響,東航江蘇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顧湘荷已經醒了。這一天,他執行南京至成都往返的飛行任務,這也是他作為飛行員職業生涯當中的最後一個航班。
天還沒有亮,公司基地裏已經開始忙碌,顧湘荷拖著飛行箱走向空勤樓,不由回想起自己這一路走來的歷程:16歲,他被民航第14航校招錄為學員,18歲飛上藍天,一直到今天,這四十多年曆程記憶猶新。

東航江蘇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顧湘荷在做起飛前準備 供圖 東航江蘇公司
從14航校到東航江蘇公司
1976年夏天,顧湘荷高中畢業。適逢民航14航校在江蘇招收飛行員,非常幸運,少年懵懂的他順利通過了各項檢查,被招收為領航專業的學員。畢業以後,顧湘荷來到了位於山東的民航飛行13大隊成為了一名領航員。1992年1月,顧湘荷成長為機長。
1993年4月7日,東航江蘇公司掛牌。東方航空從所轄的三個分公司抽調了6名優秀飛行員作為“種子選手”來組建江蘇公司的飛行隊伍。顧湘荷得知消息後,表達了願意回到故鄉工作的意願。通過組織篩選,他于1993年5月來到了東航江蘇公司工作,成為最初的飛行員創業者之一。
1993年9月8日,公司正式投入運營。那時,公司的航線不多,但航班量很大。飛機延誤了,機組人員就在飛機上過夜。遇到下雪了,也少不了機組人員去給飛機掃雪。“當時年輕身體好,只要有任務就要去完成,就想著好好把任務完成。”顧湘荷説道。
大時代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20世紀90年代後期,東航江蘇公司進行機隊調整,決定引進空中客車飛機系列,顧湘荷參與了飛機的引進。其後,顧湘荷參與了公司AOC的建設、QAR系統的引進使用。顧湘荷説,現在這些系統越來越先進了,QAR已經可以實現無線傳輸,更加便於安全管理工作。
作為公司的資深機長,顧湘荷承擔過很多重要運輸飛行任務,見證了很多重大歷史事件,比如抗震救災、外國元首到訪、兩岸直航等。令顧湘荷印象深刻的是他擔任飛行部總經理期間,2001年和2002年,代表飛行部接連捧回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和“蘇鷹飛行示範組”的“全國青年文明號”獎牌,當他從北京接回獎牌的時候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2002年,東航江蘇公司“蘇鷹飛行示範組”喜獲“全國青年文明號”獎牌 供圖 東航江蘇公司
一路走來,顧湘荷也見證了中國民航的發展,尤其是近些年,從全國的飛機引進數、航線網絡和客貨總週轉量,他見證並參與了我國從民航小國到大國再到強國的發展歷程。
嚴謹和嚴格是一種生命基因
顧湘荷對自己的要求非常嚴格。42年的飛行生涯,他從來沒有遲到過,穿衣戴帽嚴格按照規範執行,非常注重飛行員的職業形象。作為管理者,他對別人也同樣嚴格,他對遲到行為非常反感。
在他四十大幾的時候,在擔任A320機長和教員期間,顧湘荷開始改裝EMB145飛機。EMB145飛機設備差、噪音大、舒適度差,國內運營的公司少,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安全管理主要靠自己摸索。當時,公司對這種機型的議論比較多,鋻於此,顧湘荷帶頭參加了機型改裝後兼飛。他説,自己去飛EMB145可以鼓舞士氣,增強凝聚力,在和飛行員的溝通和決策方面能心中有數,在組織領導方面也更加有力。
作為公司的資深教員,顧湘荷在公司帶出來一大批徒弟,他們現如今都已經成為了運行的中堅力量。除了手把手地教技術,顧湘荷更注重飛行作風的培養。
如果可以重來 還願意做一名飛行員
顧湘荷認為,飛行員不僅僅是一個職業,更是在規章約束下不需要任何外人提醒,能夠自覺守規矩,有能力承擔崗位要求。
面對即將開始的退休生活,“順其自然”是顧湘荷的心願,他沒有刻意去規劃今後的生活,卻情不自禁地説:“如果可以再來一次,我還是想當飛行員。”

MU2806航班落地南京,顧湘荷(左一)歡送每一位旅客 供圖 東航江蘇公司
3月19日13點29分,顧湘荷駕駛的飛機平穩降落在祿口機場,他深情送別了每一位旅客。當他看到列隊歡迎他的同事們舉著橫幅“四十二載藍天見證報國心 二十七年江蘇寫就創業路”時,不由百感交集。離開機坪時,他的目光追隨著天空,流連在飛機上,久久不肯離開。因為他就要以17000小時的紀錄告別藍天,告別摯愛一生、奉獻一生的飛行事業。這一天,也充滿幸福,他胸前的五星機長徽章無言地説:“無悔藍天,無悔芳華。”(文 李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