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增“顏值”提“氣質” 鎮江新區全域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臭味沒了,蒼蠅少了”“露天糞坑填埋了,村裏環境整潔了”“再也不用擔心夏天的蚊蟲叮咬了”……近日,鎮江新區大港村借著新區農村人居環境改造的“東風”,大力開展農村戶廁改造,建設標準化“三格式”化糞池、填埋露天糞坑,讓“廁所革命”延伸到每村每戶的“小角落”,工程雖未完工,但是大港村的空氣已經清爽不少。
大港村的改變,是鎮江新區全域“美顏”的一個縮影。2020年以來,鎮江新區以“黨建助推鄉村振興”為主題,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工作重點,加大宣傳,幹群聯動,掀起村莊清潔行動春季戰役熱潮。
黨建助推鄉村振興,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新區從“嚴”壓實責任擔子,把牢鄉村美顏新“參數”。為了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推進機制,新區成立專項行動辦公室,根據職責分工,設立五個專項督導組,及時對各地整治工作進行跟蹤指導;同時印發村莊環境整治年度工作方案,將整治工作計劃細化到每個自然村,明確時間節點、責任人、掛鉤領導和部門,對整治進展實行週報機制,嚴把整治效果。
自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集結號”吹響以來,新區各鎮、街道迅速行動,開展集中整治:姚橋鎮通過黨員統一活動日、“同心橋”志願服務平臺,對村莊公共區域開展清掃活動;丁崗鎮將環境提升與移風易俗、文明鄉風提升結合起來,把環境提升與文明村、文明家庭評比有機結合;大路鎮積極參與鄉村振興示範創建,推動美麗鄉村升級……
除此之外,在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過程中,新區各地還開創出不少“獨家秘笈”。
姚橋鎮以增強群眾內生動力為整治思路,根據多數村民白天上班、晚上在家的實際情況,推出“晚七時座談會”活動,由各村黨總支書記晚飯後組織村民宣講政策和整治要求,廣泛聽取村民意見建議,協調整治矛盾糾紛,為整治工作順利推進打下基礎。
同時,利用高科技技術手段,通過集成監控系統、無人機對轄區環境、河道、秸稈禁燒等工作進行巡查,全面發現整治死角和盲區,通過遙控拍攝和精準定位,及時向責任人反饋位置和圖片,科技小助手發揮大能量,讓“臟亂差”無所遁形。
丁崗鎮通過打造文化長廊、推進垃圾分類試點傳播鄉風文明新時尚;丁崗村在村民家前屋後小菜地統一安裝圍擋,變菜地為花園。
三橋村組織開展“枯枝雜樹換新苗”活動,鼓勵村民自發清理家前屋後影響環境美觀的枯枝雜樹,憑清理的枯枝雜樹置換果樹苗等有價值的苗木。
陽春三月,鮮花盛開。新區從農村居民最迫切的環境改善入手,以全域治理、全域提升扮靚村莊“顏值”,秀出鄉村美顏新模式。(新華日報 作者 顧宗俠 姜藹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