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江蘇省司法行政工作會議舉辦以來,常熟市司法局圍繞省廳“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要求,在紮實推進糾紛排查、調處、研判的傳統手段的基礎上,傳承創新“楓橋經驗”,依法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始發階段。2020年以來,全市各類人民調解委員會共成功調處糾紛3547件,無因工作不到位引起的矛盾激化、民轉刑案件和群體性事件。
3月,常熟市董浜鎮司法所在網格化排查中了解到北港村一起金額達一百四十五萬元的股權轉讓所引發的重要糾紛急需化解。司法所在雙方各自訴求差距過大,陷入僵局的情況下,通過與村社區網格員、司法聯絡員建立聯動聯調的“網格+調解”機制,實現對矛盾糾紛的有效預警,快速收集、及時響應,確保調解員第一時間介入化解,最終定紛止爭,做到矛盾糾紛實質化解“零缺位”。
常熟市司法局在深入村居、企事業單位開展拉網式摸底排查的同時,創新發揮網格化和人民調解組織全覆蓋的優勢,積極推動人民調解員進網格,讓網格員做兼職人民調解員,實現矛盾糾紛就地調處。
近年來,常熟市司法局不斷創新糾紛調解的方式方法,一方面發揮好“訪調對接”前哨作用,在14個鎮(街道)訪調對接工作室全覆蓋的基礎上,嚴格採用矛盾糾紛“三色預警”制度,依據不同級別預警,採用不同處置方案;另一方面激勵鎮(街道)司法所注重發揮自身法律特長,在矛盾糾紛調處過程中,挖掘糾紛背後的法律問題,根據各鎮實際情況出具《普法告知書》,羅列出相關法律條文及當事人可能要承擔的法律風險,起到調處一個、教育一片的積極作用。
常熟市司法局積極利用非訴平臺、網格平臺等加強線上研判,通過“雲研判”提升排查過程中發現的難點堵點問題上報的及時性準確性互動性,促進相關職能部門通過聯席會議等形式集中攻堅,形成調處預案,切實為矛盾糾紛的後續調處工作做好基礎性保障。(文 蔡思怡 盛雪 韓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