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南京乃至江蘇、全國的文旅、商貿等服務行業受到衝擊,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各行業逐步復工復産,其中,晨光1865園區為推動經濟復蘇採取多項舉措,與園區內企業共渡難關。
晨光1865園區由南京晨光集團和秦淮區人民政府共同打造,園區致力於成為國內外知名的融文化、科技、商務、旅遊休閒為一體的創意研發集聚區和品質生活新地標。十餘年的開拓耕耘,園區先後獲得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工業遺産、國家級孵化器等各類榮譽。
園區運營方:採取七項舉措,優化園區營商環境
“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園區以及園區內公司的節奏,我們園區分階段地進行重點工作的部署,確保園區內的企業正常經營正常發展。”南京晨光一八六五置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陳紅表示,突如其來的疫情發生給園區運營方帶來了新的挑戰,4個月來,晨光1865創意産業園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工作攻堅,晨光1865園區在股東們的鼎力支持下,在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共同努力下,園區主要採取了一系列、矩陣式“園區營商環境”7個重要方面的具體舉措。
第一充分發揮園區黨組織作用,聯合園區入駐企業的黨組織,園區全體黨員和領導幹部投入到防疫一線;第二積極推進企業和商業配套的租金減免政策,總體減免規模達1000萬元左右,助力園區入駐企業渡過難關;第三緊急聯繫各方資源,為園區復工復産的防疫物資做好對接落實,同時,在防疫物資最困難時候,為園區入駐企業提供口罩,提供物業進出口體溫計;第四把好園區“入園”關口,每天分組深入走進園區客戶做好防疫檢查與督導工作;第五通過走訪園區客戶,了解園區客戶需求,提供“定制式資源服務”提供;第六組織相關方為園區入駐企業進行政企、銀企對接等工作;第七聯合廣電貓貓,快速啟動“線上1865”建設開發,為園區入駐企業提供無邊界的線上增值服務。
晨光1865園區實施經濟復蘇7項重要措施以來,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招商率達94%以上,95%入駐企業渡過最艱難時期,正向著良好方向發展。同時,園區力爭2020年整體收益達到70億元,納稅爭取連續4年過3億元。
園區入駐企業:加速發展線上新業態,探索線上服務新模式
自2月10日復工以來,晨光1865園區入駐企業約300家,嚴格按照疫情管控要求實施,到3月10日,園區復工企業數量佔比約65%,直到4月中旬,園區總體復工達到 90%以上,園區真正意義上有了復工複業生機。永銀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百音高科、承創織繡等入駐企業在復工復産期間,加速發展線上新業態,打響經濟復蘇“保衛戰”。
永銀錢幣博物館于2018年在晨光1865園區對外開放,展館以錢幣文化為主題,通過主題化空間藝術、智慧化導覽、多媒體視覺呈現,為觀眾打造一個神秘、奇妙、有故事的錢幣世界。“疫情之後,我們線下的活動基本上都取消了。”永銀錢幣博物館創始人、館長陳永介紹道,“這個時候我們開始從線下轉線上,結合各個線上的平臺傳播錢幣的文化,同時,在各個展廳都建立了直播空間,一個星期做了將近20場的直播。未來,我們博物館發展的模式和經營的方向仍然是線上和線下要進行聯動。”
“疫情對我們傳統文化産業有非常大的衝擊,在這樣的一個時期,我們年輕的傳承隊伍並沒有放棄。”南京承創織繡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理人吳穎表示。南京承創織繡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當代藝術視頻解構傳統藝術表達生活美學的專業文化企業,致力於推廣雲錦和其他織繡的文化內涵。為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該公司開發了很多與疫情有關的新産品,並通過直播方式分享知識。“線上我們推出了一些非遺課程,未來,我們還會在線上進行知識性的講堂和學術類的探討,同時,在線下開設體驗式的非遺空間,讓雲錦通過當代化的展陳方式,讓大家了解中國傳統的非遺文化。”吳穎説道。
在疫情的衝擊下,百音高科在2020年第一季度實現了逆襲增長。據南京百音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大釗介紹,百音高科是一家跨界聲、光、電、影、音、網的多專業集成解決方案公司,在專業領域擁有超過16項甲級資質。“從2月份到現在,業務板塊涉及十大業務領域、二十多個場景。受影響最大的是零售板塊和線下的經營空間板塊,但B2B的業務增長非常快,與2019年同期相比業務增長將近2倍。”孫大釗説,百音高科從創立以來,一直堅持主動變革,以用戶為中心,始終把員工當成最重要的人力資本,致力於打造一個成長型、學習型的組織,並且讓這個組織能夠不斷地迭代和發展。
據悉,下一步,晨光1865園區將秉承自身優勢,把自身的文化資源挖掘好,把園區的企業優化好,真正實現文化創意、科技創新“雙園共舞”同步發展。(文 楊心怡 陳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