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場推進會倒排時間 ——對標找差,堅決打好三年收官戰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一環、關鍵一招。6月5日,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場推進會在徐州召開,對標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目標任務摸排問題,集中推進。
天藍水清,整治工作頗見成效
天藍、地綠、水清、村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2018年初正式實施,江蘇省各地高度重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動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廁所革命,農村人居環境發生可喜的變化。
“2019年以來,沛縣以‘清潔村莊美化家園’為主題,立足實際抓落實,農村‘臟’的問題明顯減少,‘亂’的現象管控有效,‘美’的景色逐漸呈現。”沛縣縣委書記吳昊説。2019年以來,沛縣累計清理建築垃圾5.36萬噸,拆除私搭亂建6.74萬平方米,加快實施村內道路“戶戶通”工程,2019年創建完成62個、累計完成137個村容整潔、道路通達、環境優美、水清岸綠的美麗宜居村莊。
昆山在“三農”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設立16億元市級鄉村振興專項預算資金,主要用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同時引導社會資本支持農業農村發展,全年用於鄉村振興的各類資金近120億元,還創新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紅黑榜”“進步獎”等考評制度。
溧陽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實行“污水納管優先、相對集中處理為主、按戶就地處理為輔”的技術路線,統籌兼顧城鎮生活污水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目前,11個鎮(街道)、175個行政村累計完成城鎮污水處理廠4座,新增城鎮污水處理能力4.9萬噸/日。
目前,全省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超95%;蘇南、蘇中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全覆蓋,蘇北地區集中收運率超96%,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試點積極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行政村覆蓋率達63.2%;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秸稈綜合利用率、廢舊農膜回收率分別達84%、94%、75.3%。
對標找差,及時倒排查漏補缺
距離年底不足7個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進入衝刺階段。要在2020年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任務,讓農村乾淨起來,時間緊、任務重,需要梳理排查問題、倒排時間推進。
對標三年行動和提升行動方案,部分地區、量化指標進度滯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目標到2020年底蘇南行政村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蘇中、蘇北60%的行政村建有污水處理設施。目前,位於蘇南的鎮江僅完成78.3%,蘇中的泰州僅完成46.2%,蘇北整體僅48.6%,其中鹽城、連雲港低於50%。省統計局關於2019年江蘇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調查顯示,農村居民對所在地區污水處理情況的滿意度僅65.3%,比城鎮居民低11.9個百分點。
新華日報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屬於公益性事業,設施建設、運營、維護以及監管等需要公共財政持續、大量投入,因此存在資金籌措難度大等問題。同時由於缺少專業運維技術人員、經費保障和監督考核機制,長效管護機制仍未健全。
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和傳統村落保護方面,目標到2020年底認定數分別達300個、600個,目前分別認定136個、107個,任務還未過半。據生態環境部通報的全國2019年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進展情況,江蘇省個別工作與先進省份相比還存在差距,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率水準在全國處於第10位,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在全國處於第12位。
攜手並行,打好三年收官戰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涉及污水處理、垃圾分類、廁所改革等多項內容,打好三年“收官戰”,還需各地積極推進落實,各相關部門協同配合。
省委農辦、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全省1.6萬多個行政村全覆蓋實施村莊清潔行動,村莊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善。2019年將會同相關部門,從整體提升村容村貌、改善村莊環境入手,打好村莊清潔行動每一季戰役,確保2020年底,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村莊環境乾淨整潔有序。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方面,到年底全省還需新增1407個行政村治理項目才能完成省定目標,其中80%的任務量在蘇北地區。要加大組織推進力度,搶抓進度,嚴保品質。”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還將組織開展“回頭看”專項行動,加強執法監管,緊抓社會化治理試點,探索建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一體化推進、規模化建設和專業化管護的社會化運作模式。
“目前,全省排查出的168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中,已完成整治並銷號153處,整治任務完成率達91%。”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完善“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縣(市)處理”的城鄉統籌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2020年基本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全覆蓋,按時完成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
省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2020年江蘇省將新增無害化衛生戶廁5萬座列入十項主要任務百項重點工作,並安排專項資金4600萬元給予補助。目前已將8萬座建設改造任務逐一分解落實到各地。(新華日報 記者 吳瓊 顏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