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報道:為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南京玄武法院首批聘任了“8+2+1”的特邀調解組織,即八家分專業律師型特邀調解組織,兩家專家學者型特邀調解組織,以及一家行業協會型特邀調解組織,其中江蘇三法律師事務所民商事調解中心作為專業調解商事合同糾紛的律師特邀調解組織,近日,受玄武法院委派,歷經5天時間,成功調解一起由律師主持特邀調解案件,並引導當事人申請了司法確認,現已結案。
“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能夠達到‘案少、事了和氣順’的目的。”江蘇三法律師事務所主任、一級律師孫勇介紹,前不久,玄武法院收到某信息公司訴某科技公司服務合同糾紛一案,雙方當事人曾簽訂《企業科技諮詢服務合同書》,在某信息公司提供了相應服務後,某科技公司因疫情影響導致公司經營困難,未按約支付合同剩餘價款12萬元致糾紛産生。
立案庭經審慎評估後認為,該案係因疫情引發的糾紛,通過訴訟途徑處理可能會激化雙方矛盾,訴訟程式耗時較長也勢必將加大兩公司的經營負擔,如果能夠通過調解的方式解決,不僅耗時短,而且能夠為當事人解決時間成本以及利息損失,將更有利於雙方當事人解決問題。
在徵求了雙方當事人的調解意願之後,玄武法院決定委派該院特邀調解組織江蘇三法律師事務所民商事調解中心對案件進行調解,該組織指派了王和平律師作為本案調解員,他是訴訟法學博士研究生、南京仲裁委員會的仲裁員,南京市律師協會行政法業務委員會主任,還曾榮獲“南京十佳律師”的稱號,具有豐富的調解工作經驗和調解重大、疑難、複雜糾紛的能力。
在調解過程中,雙方當事人確定了合同未支付價款的金額,但對於延期履行的滯納金以及履行期限存在分歧。
某科技公司負責人表示,該公司現在經營困難,無力償還。調解員從當事人之間的合作經歷,加班加點分頭做了雙方當事人的工作,在其耐心溝通與引導下,某信息公司表示對某科技公司經營困難的現狀表示理解,雙方經過友好協商,最終達成了調解協議。
為防止後續産生糾紛,雙方當事人共同向玄武法院申請了司法確認,當天即收到了生效的司法確認裁定書。
立案庭法官表示,本次特邀調解從收案到結案總共歷時5天,相比于正常的訴訟程式可能需要3個月甚至半年,特邀調解不僅快速的解決了兩家公司之間的矛盾糾紛,節約了訴訟成本,而且維護了當事人之間的和諧關係,實現了矛盾糾紛的實質性化解,不僅促進案結事了,而且節約了司法資源。
玄武區司法局在調解工作方面一直與法院保持密切配合,尤其是律師參與特邀調解工作。玄武區司法局主動作為,向區法院推薦了八家專業性強、素質高的律師事務所成立特邀調解組織,加入法院特邀調解組織名冊。玄武區司法局充分發揮了管理與服務職能,與法院保持通暢對接,共辦共建玄武區特色特邀調解體系。“江蘇三法律師事務所先行先試,建立民商事案件訴調對接機制,成立民商事調解中心,旨在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多元的糾紛解決方式,推廣‘楓橋經驗’的創新實踐,也是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的重要舉措。”孫勇表示,此舉不僅有利於減少當事人訴訟成本、減輕法院審判壓力,更有利於源頭化解矛盾糾紛。
據悉,本次調解成功的這一案件,是在多方共同努力以及當事人的配合下完成的,這為法院特邀調解工作的全面啟動開了一個好頭。玄武區司法局和玄武法院將繼續完善特邀調解的配套機制和保障機制,逐步引導當事人從“有糾紛打官司”的觀念轉變為“有糾紛先調解”,為當事人提供便捷、靈活、高效的法律服務,共同營造“以和為貴”的社會氛圍。(文 劉偉 朱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