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6月28日,由南京市話劇團打造的大型原創抗“疫”話劇《飛向春天的鴿子》進行聯排,準備7月7日和7月8日在江蘇大劇院首演,該劇聚焦疫情下普通人的平凡與偉大。

聯排現場
因劇情需要,南京市話劇團製作了一隻機械鴿子,由演員劉婭婷操控並配音。這只鴿子,是串聯全劇的“靈魂角色”,疫情之下的南京和武漢,就是通過這只鴿子的視角緩緩展開。鴿子的主人莫文齋是個生活在武漢的“家裏蹲”詩人、“啃老”的中年“宅男”,但是當老母親感染新冠肺炎住院之後,他一夜長大,漸漸開始擔負起責任;莫家的保姆“太太”原本想離開回家過年,沒想到被疫情困在了武漢;而回南京陪妻子春泥過年的農民工墩子本想過了初一就回武漢,卻被困在了南京;莫家的故交葉宛星醫生,在婚禮前夜接到任務義無反顧放棄婚假,回了醫院抗“疫”一線……

南京市話劇團副團長楊彥受訪現場
南京市話劇團副團長楊彥在劇中飾演莫文齋,楊彥表示:“這是一部特別真實的話劇。每個人都親身經歷了這場疫情,儘管這部話劇中並沒有具體的人物原型,但觀眾可以在劇中看到很多熟悉的影子。無論是在風平浪靜的時候,還是在大災大難之下,我們關注的始終是普通人,從小人物身上挖掘鮮活生動的故事,這是南京話劇團做戲一貫的風格。”

國家一級演員于東江受訪現場
已經退休的國家一級演員于東江在劇中出演一位私企老闆。于東江表示:“這部劇其實就是講述的咱們老百姓自己的狀態,非常接地氣,非常貼近生活。疫情面前,平凡人展現出這种家國情懷、無私奉獻,讓人感動。”
據了解,自從6月1日建組後,30多位演員開始正式排練。“每天早上8點多排練到下午5點半,遇到了很多從沒遇到過的問題,比如,為了安全起見,大家都是戴著口罩排練演戲,看不到對手的表情,也聽不太清,只能多揣摩。但是我們所有的演員都憋著一股勁兒,希望越早跟觀眾見面越好。”南京市話劇團演員隊隊長李竹説。
南京市話劇團團長常小川表示,從2月2日團裏首次邀請原總政話劇團團長、國家一級編劇王宏創編劇本,經過4個月的準備,該劇于6月1日正式建組創排,並邀請到了獲得文華導演獎、中國戲劇節優秀導演獎、全國新劇目展演導演獎等多個舞臺獎的著名導演胡宗琪執導《飛向春天的鴿子》。胡宗琪也是中國話劇大作《白鹿原》的導演,這也是他繼話劇《淪陷》《一葉知秋》《雨花臺》《楊仁山》之後第5次與南京市話劇團合作。
《飛向春天的鴿子》正式演出時還將有幾位特殊的“外援”來助陣。據了解,《飛向春天的鴿子》劇組將邀請8位至10位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在劇中他們將穿上隔離服,演繹自己忙碌的工作日常。常小川説:“結尾處,我們將請他們一起到臺上,會有一個特別致謝的環節。”在《飛向春天的鴿子》的演出中,這些醫護人員既是演員,也是觀眾。(文/圖 趙潔 顧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