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約手機兩份協議套餐價不同

2017-03-16 11:35:49|來源:西部網|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原標題:合約手機兩份協議套餐價格不同 代理商:業務員筆誤

  為了推廣業務,一些通信運營商推出了辦理套餐得合約手機的業務,讓消費者得到一定實惠。西安的小王去年通過一種運行商和銀行合作的方式,在一家銀行辦理為期兩年的存款,同時辦理中國聯通的手機套餐後,拿到了一部iPhone6s手機。可小王發現,業務受理單上標明的每月費用和實際上自己繳納的並不一致。

  合約手機兩份協議套餐價格不一致 消費者質疑被欺騙

  3月10號上午,記者西安見到了小王,他説,去年五月在西安的一家銀行看到有聯通公司代理商的工作人員説,在銀行存款5300元兩年的同時辦理聯通公司的手機套餐並使用兩年,就可以獲得一部iPhone6s手機。

  小王:“説的是全國套餐,106的套餐。”

  記者:“106是什麼意思?”

  小王:“106就是一個月交106(元),送3000分鐘通話時長,送11G流量。”

  小王説,聯通公司綜合業務受理單上明確寫著套餐為106元套餐,可後來在使用中他發現,自己使用的實際是596元的套餐,每個月贈送300元的話費。

  小王:“(每月)二十幾號左右,會給我固定交一筆贈費300元。”

  記者:“等於説執行的是596,你一個月要交296?”

  小王:“對。”

  得知這樣的情況,小王趕緊查找當時辦理業務的相關手續。記者在一份小王、聯通公司、銀行三方簽訂的《客戶存款凍結擔保免預存辦理3G終端合約計劃協議》上看到,這裡標明小王使用的是596元的3G基本套餐,與綜合業務受理單上的106元並不一致。小王説,就這個問題,他也多次撥打聯通客服進行了詢問,而客服給出的理由他並不認可。

  小王:“其中有一個協議,認為是他們(業務員)的手誤導致的。”

  記者:“就是106這個?”

  小王:“嗯,他們只針對手誤承擔責任,他(業務員)當時給我説的都是説的106,並未提到596,不按協議去走,等於欺騙了我。”

  隨後記者跟隨小王來到西安科技路西口附近,當時辦理業務的的秦農銀行,這裡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這裡存款送手機的活動早已經結束了,如果有疑問可以去聯通公司了解。

  聯通代理商回應:業務員筆誤造成誤會 不存在欺騙行為

  一份手機套餐,在兩份不同的協議上卻出現了106和596兩個不同的價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小王當時辦理的究竟是哪一個套餐呢?繼續來看記者的調查。

  隨後記者跟隨小王來到了西安高新的一家聯通營業廳,工作人員説,由於小王已經進行過投訴,而且業務也不是在營業廳辦理的,所以他們沒辦法進行解釋,公司有專門的客服部門進行處理。在中國聯通西安市分公司,記者見到了客服工作人員和給小王辦理業務的聯通公司代理商的工作人員。他説,小王當時辦理的是在銀行存款5300元,296元打596元檔套餐,至於業務受理單上的106元屬於筆誤。

  陜西遠景商貿有限公司沃易得業務部總監何諾延:“106本身的套餐內容是800分鐘的主叫和1G的流量,但是我們看入網單上106套餐後面跟的是596套餐的內容,3000分鐘主叫和11G的流量,可能因為當時人多,員工屬於筆誤,把596不小心寫成106。”

  何總監説,目前公司已經對當時的業務員進行了處罰。在後期審核中沒有及時發現這處筆誤,也是他們工作中的疏忽,今後將嚴格按操作規範執行。何總監同時表示,經過他們的調查,業務員並不存在欺騙用戶的情況。

  陜西遠景商貿有限公司沃易得業務部總監何諾延:“我們一般出現這種現象(筆誤)的話,對我們內部的員工,是要處以100元的罰款的。”

  中國聯通西安分公司客服部的工作人員表示,對於代理商的服務他們有嚴格的要求,不允許有筆誤的情況出現,對於這件事,他們將按照協議對代理商進行處罰。同時要求代理商進一步規範服務,保證消費者滿意。

  中國聯通西安市分公司客服部投訴負責人李強:“我們要對我們的代理商進行一定的處罰,為什麼處罰呢,因為這個失誤,我們定義為失誤,這個失誤對我們公司的形象以及我們對外的服務品質,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隨後,小王、聯通公司工作人員、代理商工作人員對此事進行了協商,因為筆誤給小王帶來了困擾,最終代理商答應作出適當補償,承擔小王兩個月的手機套餐費用。(記者 郭鵬飛 陳一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