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愛中國文化 土耳其小夥推介古城

2017-07-07 10:05:38|來源:三秦都市報|編輯:李妍|責編:董健雄

  

  白振國在地圖上指出自己的故鄉 本報記者宋雨攝

  

  白振國彈琴

  高中畢業,白振國從土耳其來西安上學。本科畢業後,今年9月,他將成為西北大學戲劇影視學的一名碩士,“我更樂意當一名旅行者和探險家,”他説著極標準的中文。

  在西安生活了5年,白振國已經成為了“中國通”,不僅寫書,他還練書法,練習彈古琴,學習各地方言。

  寫書推介中國

  和西安的緣分,源於2009年。

  當時,15歲的白振國還在上高中。放暑假時,他去了雲南、寧夏、北京和西安四個地方,“很震撼,”這個語言專業的高中生,雖接觸過中文,但是對中國的印象,大多是概念性的,“神秘而古老。”

  中國之行,打開了白振國認識世界的一扇窗戶,讓他學會了用不同視角去看世界,與不同價值觀的人交流——這與他身上自由包容、進取理性的精神,達到某種契合。

  2012年,白振國到了中國,進入陜西師範大學學習漢語。“如果中國是一棵大樹,西安就是這棵樹的根。”在一年的漢語學習期間,白振國在西安交朋友、看展覽、逛景區,用一個土耳其人的眼光,閱讀和認識這座城市,“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古老而現代,我愛這種文化氣息。”

  一年後,白振國進入了西北大學。大學期間,他從西安出發,在中國西部7個省區進行了51天的旅行,行程3萬多公里。

  旅行結束後,他將沿途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下來的照片、感想集結成《51天中國行》一書,展示了對中國西部獨特的觀察視角和認知能力。除了中文版,白振國還將此書翻譯成土耳其語,讓更多土耳其人了解中國。

  “希望讓更多人懂得包容”

  “文化的交流,千絲萬縷、博大精深,但是基礎一定是彼此了解。”昨天,白振國告訴三秦都市報記者,在大學期間,他深刻感受了中國人和外國人的思維方式、認知角度、飲食文化等方面的種種差距,“我不覺得通過這本書可以改變這種差距,我只想客觀而真實的講出來我眼中的中國是什麼樣。”

  去年暑假,他帶著大學老師一家三口,暢遊土耳其,盛情推介自己的故鄉和文化,“別説是普通人,就是大學老師對土耳其、對歐洲文明也並不了解,這也更加堅定了我的想法,要當一座橋梁。”(文/圖 記者 宋雨 實習生 贠怡欣)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