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車企推出首發車型、新能源汽車展臺人氣火爆、眾多汽車廠商帶來“讓利”組合拳……作為國內汽車市場的晴雨錶,第二十六屆成都國際汽車展覽會(下稱“成都車展”)8月25日在成都西部國際博覽城拉開帷幕。為期10天的本屆成都車展以“智享蓉城,馭見未來”為主題,匯聚了129個全球知名汽車品牌,展出近1600台整車。這不僅是一場宏大的購車盛宴,更是一個汽車行業交流切磋的高能舞臺。
成都車展比亞迪方程豹展臺。記者 唐文豪 攝
消費需求日益多元 技術路線百花齊放
記者在現場看到,此次參展的車企將成都西部國際博覽城十余個展廳填得滿滿噹噹,主辦方為此還貼心準備了往返展廳之間的免費擺渡車。很多展臺的佈置明顯花了心思,有不少展臺在顯眼處擺放了熊貓玩偶、熊貓裝飾等吸引關注。
記者發現,憑藉在燃油車時代持續積累的口碑與影響力,傳統車企依舊是很多汽車購買者的不二選擇。上汽、一汽、東風、長安、北汽、廣汽等大型車企組成的中國汽車王牌陣容重裝亮相,而新能源汽車無疑成為本屆車展的關注重點,理想、蔚來、小鵬、嵐圖、智己、阿維塔、極星等造車新勢力悉數到場,新老車企紛紛登上新能源“擂臺”,希望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
此次車展上,多款首發車型驚艷亮相。僅開幕首日就舉行了66場新車發佈會,揭幕首發車型68款,其中全球首發車型26款,全國首發新車31款,新能源車型尤其“吸睛”。
騰勢汽車總經理兼首席共創官趙長江告訴記者,作為一款新能源MPV車型,騰勢D9車型上市以來受到廣泛關注,這折射出以D9為代表的新能源MPV的熱銷和傳統MPV霸主的易位,也反映出用戶的消費更加理性,更注重“心價比”,不再唯品牌論,更加注重産品力、更強調悅己體驗。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發佈數據顯示,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別達到80.5萬輛和7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0.6%和31.6%。
“當前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也在增長,增量市場發展態勢是很明顯的。”星紀魅族集團董事長兼CEO沈子瑜説。
記者了解到,隨著新能源汽車産業不斷擴大和升級、技術不斷更新迭代,目前新能源汽車消費結構更為多元,覆蓋面更廣。比亞迪相關負責人介紹,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更加多元化,包括純電動、混合動力、氫燃料動力、增程式等新技術,從不同角度推動汽車動力市場進化,以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和市場變化。
汽車變革進入“下半場” 智慧化更有想像空間
以智慧化為核心的汽車産業變革“下半場”正在向縱深發展,如何構築新的競爭高地,成為此次車展上業界交流的重點。
“汽車智慧化是大勢所趨,發展勢頭有目共睹。”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汽車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朱西産説,誰都不能拒絕智慧化轉型的浪潮,在汽車新時代,車企一定要將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新科技的發展潮流必須跟上,否則就會被淘汰。“未來的汽車在一定程度上不再是單純的交通工具,會演化為第三生活空間,比如休息時能在車裏辦公、上網開會、打遊戲、唱K等,這些都是智慧化發展的方向。”
天風證券副總裁、天風研究所所長趙曉光認為,汽車企業需要重視用戶會買單的智慧化。“一是駕駛的高效率,二是駕駛的安全性,三是駕駛的舒適性,所有的創新都離不開這三方面。”
中國國際貿促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中國國際商會汽車行業商會會長王俠指出,在汽車産業變革“下半場”,技術革命將進入深水區,呈現出與“上半場”不一樣的特點。首先,對新技術的認知不會一蹴而就,技術的突破也永遠沒有終點;其次,進入深水區的技術革命,難度會不斷加大;第三,打造新的核心技術能力是車企在“下半場”的重中之重;最後,車企對智慧化技術要保持敬畏之心。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學用表示,智慧不是點狀的或者是線性的,它觸及研産供銷每一個環節。汽車産業的核心,一是自研能力,二是開放式的強大整合能力。智慧化能否實現關鍵在於合理的成本管控。以用戶為導向,傾聽用戶的聲音,通過智慧化給消費者帶來驚喜,才能讓智慧化在用戶層面落地。
對於這場顛覆性的變革浪潮,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CEO盧放則認為,行業智慧化呈現三大發展趨勢:一是整車産品的核心競爭力逐漸從傳統的“三大件”向智慧駕駛和智慧座艙轉化;二是智慧化浪潮將推動整個汽車産業鏈的升級和轉型;三是用戶是智慧化變革的起點和原點,加速智慧化的發展,不能為了智慧而智慧,而是要基於提升用戶價值和體驗的出發點去進行改變。
AI賦能行業發展 新技術與新潮流共振
AI大模型革命性地提升了人工智能的語言理解和生成能力,在汽車領域,當AI變得不可或缺,汽車智慧化之路會因此産生哪些變數?新技術如何實現與消費新潮流共振?
在朱西産看來,行業守正和追新並不取決於技術,而是應該從用戶角度考慮。在面對用戶時,需要理解用戶的使用場景,思考用什麼樣的技術才能把用戶的場景體驗變得更好。
博世中國人工智能中心總經理譚永寶則提出,守正和追新都很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守正是立足於當下,在現有基礎上做微創新,追新就是對現有熱點或者可能代表未來的技術方向進行一些提前鋪墊。“可能在今天,你沒法立刻利用新技術實現新價值,但如果你不去關注和研究它,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就會跑得比別人慢。”
一數科技汽車事業部總裁寧述勇認為,ChatGPT的出現,無論是對造車理念還是汽車使用方式都會帶來改變,未來的汽車行業如何發展,就看車企如何把ChatGPT這個工具利用好。車企必須擁抱AI技術,否則很難在用戶體驗上做到“絲滑無感”。
AI技術如何提升行業創新力、服務品質和個性化程度?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第一執行副總裁金文輝説,在汽車行銷方面,AI能夠幫助汽車主機廠更快、更準確地找到目標用戶;在汽車技術迭代方面,AI能夠讓車企清晰了解到自身産品在哪些方面可以不斷完善,從而幫助車企成功開發更能滿足用戶需求的産品,收穫更多客戶。
趙長江指出,人工智能的核心是要打破數據的邊界,讓數據變得更有價值。從産品定義到運營,再到行銷服務及商業模型構建等方方面面,中國整車廠都應用了人工智能。“智慧終端邊界的打通,同樣需要具備跨數據、跨終端的能力。例如,騰勢在産品的定義、運營、供應鏈管理、生産製造等方面,都建立了依託于大數據的智慧終端連接關係。”
針對AI如何賦能行業突破,阿維塔科技副總裁、首席行銷官CMO李鵬程則進行了全面解讀:“通過AI技術,車企可以清晰地了解用戶需求;AI技術能夠幫助車企塑造汽車産品,提醒車企要在哪些方面發力才能獲得用戶喜愛;在行銷方面,有大數據的加持,車企可以知道用戶在什麼平臺、什麼時間點需要什麼信息,以什麼樣的方式傳遞給用戶,才是用戶最能接受的,這樣企業就能大幅提高效率。”(董小紅 袁秋岳 李倩薇 李力可 唐文豪)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