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汽車市場又出現新趨勢:反向合資、跨界合資等逐漸成為新潮流。大眾汽車入股小鵬汽車,Stellantis集團入股零跑汽車,華為等頭部供應鏈企業陸續與車企合資合作,滴滴與寧德時代也成立合資公司等。以反向合資、跨界合資等為基本特徵的中國汽車市場迎來第二波合資潮——合資2.0時代。它與第一波合資潮即“合資1.0時代”不同。在合資2.0時代,中外合資雙方主動權逐漸易位,中方企業更具主動權;在電動化、智慧化加持下,供應鏈企業逐漸由幕後走向前臺等。中國汽車行業逐漸進入新合資時代。這為中國汽車市場發展帶來了新動力、新活力和新的歷史性戰略機遇。
第一波合資潮 汽車産業拓荒和自主品牌崛起
回首中國汽車行業的合資之路,先是迎來第一波合資潮。中外雙方以50%對50%股權合資為基本模式。在這個漫長的合資1.0時代,中國汽車産業屬於拓荒式發展階段,跨國車企在合資中始終佔據主導權。偶有中國車企並購外方品牌,也常被冠以“蛇吞象”。其背後實則昭示著中國車企還弱小。在合資1.0時代,中國汽車産業逐漸“開竅”和壯大,中國汽車企業在不斷累積進步能量中學習、追趕。但這也是中國汽車産業和企業必須經歷的發展階段。
1978年11月,國家批示“合資經營可以辦”。由此,拉開了我國汽車産業改革開放大幕。1981年9月,國務院授權國家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批准上海轎車外資合營項目建議書,同意和德國大眾汽車合資,以對上海汽車廠的轎車進行技術改造。1983年4月,我國首輛引進轎車桑塔納在上海組裝成功。1983年5月,北京汽車製造廠與美國汽車公司(AMC)簽署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合資經營總合同,由此誕生中國首家真正的汽車合資公司。1984年,我國首家合資車企北京吉普正式開業。同年10月,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合營合同簽署,後更名為現在的“上汽大眾”。1991年2月,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為當時我國汽車行業中最大的合資企業。同時,汽車産業政策也逐漸清晰並落地。1994年3月,國務院批准《汽車工業産業政策》。這也是我國汽車産業首部行業性發展政策文件。2004年6月,《汽車産業發展政策》又發佈。這進一步推動了我國汽車産業健康發展。2012年7月,國務院發佈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全面開啟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大幕。
在相關政策的助力下,我國汽車行業迎來了第一波合資潮,全球主流的汽車企業幾乎都在中國與中方企業成立了合資公司。在以市場換技術為主要特徵的合資1.0時代,合資外方在合資公司長期佔據主動權,同時合資車企也佔據我國汽車産業的主體地位。但隨著中國汽車産業不斷發展,原有合資模式的短板也逐漸暴露出來。比如,合資車企跟不上新技術發展潮流;合資車企曾嘗試發展自主品牌,即合資自主品牌,但由於合資外方意願不足而合資中方又缺乏話語權等原因,最終也真正沒有發展起來等。
在合資車企疲態逐漸顯現的過程中,比亞迪、奇瑞、長城、吉利等自主品牌逐漸發展起來,甚至開始了早期主動化合資實踐。比如,吉利控股並購沃爾沃,至2010年完成對其轎車公司100%股權收購;2014年,東風汽車入股PSA等。在中國汽車自主品牌逐漸崛起的背景下,中國制定了汽車行業合資股比開放時間表: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並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至此,對外資股比全面放開,由此開啟了後合資1.0時代。2018年10月,寶馬集團率先宣佈增持合資公司華晨寶馬股份至75%。2017年大眾汽車與江淮汽車成立合資公司江淮大眾,2020年12月大眾汽車增持江淮大眾股比至75%,合資公司更名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2023年11月,大眾汽車(安徽)零部件有限公司在合肥投産,這是大眾汽車在中國建立的首個獨資電池包生産工廠。2019年1月,首個外商獨資項目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開建,特斯拉也成為首個外資獨資汽車廠商。但合資股比放開後,合資外方的擴股潮、外商獨資潮並沒有像市場預期的那樣蓬勃發展。
其實,此時面對汽車市場發展新形勢,合資車企陷入了轉型困局。一方面,原有的合資車企轉型升級動作緩慢,甚至出現無力感;與此同時,一些合資品牌在市場角逐中逐漸衰落並退出中國市場。另一方面,自主品牌逐漸崛起,並不斷擠壓合資品牌的市場空間。因此,一些合資車企也被迫作出改變,尤其合資外方開始轉變傳統合資模式,積極投入到新的變革潮流中。業內外也開始出現唱衰原有合資公司的聲音。但我們應該客觀看待第一波合資潮中的合資車企發展,目前他們依然是中國汽車産業中的一支勁旅,不容小覷。
第二波合資潮 産業話語權和中企主動權空前
在電動化、智慧化背景下,汽車産業逐漸進入新時代。按業內人士的説法是,在電動化賽道的上半場,中國汽車産業和車企取得了先發優勢,實現“換道超車”;在智慧化賽道的下半場,中國汽車産業和車企也取得了初步領先優勢,並將繼續鞏固和擴大優勢。正因如此,中國汽車産業鏈企業開始全面崛起。中國汽車産業的第二波合資潮也就順勢而來。從此,中國汽車産業開啟了合資2.0時代。縱觀第二波合資潮,目前已經呈現以下幾大典型趨向:
其一,反向合資潮興起。2023年7月,大眾汽車入股小鵬汽車。大眾汽車投入7億美元獲得小鵬汽車4.99%股權,小鵬汽車則提供G9車型平臺、智慧座艙和高階輔助駕駛系統軟體,共同開發兩款B級電動汽車車型,並以大眾品牌在華銷售。10月,Stellantis集團與零跑汽車達成戰略合作,計劃投資約15億歐元以獲取零跑汽車約20%股權;同時,tellantis集團和零跑汽車以51%:49%股比成立合資公司“零跑國際”,以開拓全球市場和生産零跑汽車的電動汽車等;11月,零跑汽車宣佈雙方完成合作交割。這被業內稱為“反向合資”。中國汽車行業的“小企業”開始博得跨國巨頭的青睞,這打破了中國汽車産業合資史慣例,意味著中國汽車産業合資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2024年1月24日,廣汽集團公告,擬對廣汽日野進行股權調整。日野持股比例將從50%降至4.83%,其中39.72%的股份轉讓給廣汽集團,另外5.45%的股權轉讓給廣州氫雲新能源科技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股權調整完成後,廣汽集團、日野、氫雲新能源分別持股89.72%、4.83%、5.45%。同日,歐盟委員會宣佈,批准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合資企業。其實,類似的合資案例正在不斷增加。在這場反向合資潮流中,其中最顯著的特徵是,中國汽車企業在合資中的主動權、話語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正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原常務副會長董揚所言,中國汽車企業已經成長到可以和國際大公司相對平等合作的水準,也標誌著國際大公司與中國汽車産業的合作模式發生了轉換,由將中國單純視為市場向新技術策源地和率先應用市場轉換。
其二,跨界合資潮興起。在反向合資潮興起的同時,跨界合資潮也興起。一方面,汽車企業主動與供應鏈頭部或特色企業強強聯手。比如,國內不少汽車企業分別與華為等供應鏈企業展開廣泛的合資合作,大疆車載收到比亞迪、一汽集團投資意向等;跨國汽車企業也開始廣泛地與國內供應鏈企業展開闔資合作,比如大眾汽車投資國軒高科並成為第一大股東,與地平線、中科創達成立合資公司等。另一方面,出行企業、汽車供應鏈企業等也展開了合資合作。比如,2024年1月26日,滴滴與寧德時代成立換電合資公司。無論“整零”跨界合資,還是出行企業與供應鏈企業等跨界合資,在跨界合資更趨活躍的大勢下,供應鏈企業日趨走向前臺,且話語權不斷增強。
其三,國際化合資潮也興起。在第二波合資潮中,國際化合資潮也值得關注。比如,2023年10月,成都西菱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本奧米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合作框架備忘錄,雙方共同出資設立新平臺公司,其中在我國境內成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合資公司(SPV1),在中東地區成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合資公司(SPV2)。其實,不僅有國外資本與國內企業在汽車零部件領域合資開拓國際市場,也有跨國汽車企業與國內汽車企業和汽車産業鏈企業合資合作以開拓全球市場。在這些合資公司中,合資中方的主動權和話語權也得到了空前提高。可以預見,第二波合資潮將為中國汽車行業企業創造新的戰略發展機遇。
新合資潮背後的重要推動力 電動化、智慧化、自主品牌崛起及全球化
那麼,是什麼力量推動著第二波合資潮來臨?縱觀近年來中國汽車産業發展軌跡,可以看到其背後的重要推動力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電動化、智慧化發展改變了汽車産業既有的諸多遊戲規則。在電動化、智慧化賽道,中國汽車行業企業取得了先發優勢和領先優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自主品牌主流車企在電動化、智慧化方面轉型速度明顯快於合資品牌。中國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已經連續9年位居全球第一。現在,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進入市場化快車道。201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僅為8159輛,而2023年達到949.5萬輛,市場佔有率達到31.6%;2018年産銷量均突破100萬輛,2022年2月産量突破1000萬輛,2023年7月産量突破2000萬輛,從第1000萬輛到第2000萬輛的下線僅用了1年零5個月。同時,智慧化發展也非常迅速,L2級的裝車量已經大幅提升,L3級測試車輛也在廣泛地測試。
其次,汽車産業鏈上的自主品牌逐漸崛起,直接推動新一波合資潮興起。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24年1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68.6%,市場份額達60.4%;2023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達到56%,首次年度市場份額突破50%。而2020-2022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分別為38.4%、44.4%和49.9%。麥肯錫報告預測,到2025年,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市場份額將升至65%;還有預測,到2030年,合資品牌(包括海外獨資品牌)在中國乘用車市場的份額將降至30%左右。顯然,自主品牌逐漸奪回市場主動權。
最後,更高水準開放及全球化增強了自主品牌綜合實力,而且提升了自主品牌在全球汽車産業的話語權,成為推動新合資潮的一股新生力量。我國汽車出口2021年突破200萬輛、2022年超過300萬輛,2023達到491萬輛,超過日本442萬輛的出口量,首次躍居全球第一。另外,在華合資車企開始反銷海外,並成為其發展新趨勢。總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中國已邁出了諸多關鍵步伐。而第二波合資潮將為汽車強國建設送來新的“東風”。(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