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物流大展掀起滬上物流熱潮 中國國際物流節攜手亞洲物流雙年展再破記錄
2024-06-28 17:00:0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責編:鄭思雯

  6月25日,為期三天的第十九屆中國國際物流節暨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運輸與物流博覽會&2024亞洲物流雙年展(以下簡稱“本屆物流節”)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

物流大展掀起滬上物流熱潮 中國國際物流節攜手亞洲物流雙年展再破記錄_fororder_image001

  本屆物流節由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海關總署、國家鐵路局、國家郵政局、民航局支持,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與慕尼黑博覽集團聯袂主辦,《物流時代週刊》雜誌社、中國交協城市物流分會組織,北京界上傳媒、慕尼黑展覽(上海)有限公司承辦,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有限公司、東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特別協辦。

  本屆物流節以“綠色、數智、高效供應鏈賦能現代物流轉型”為主題,通過打造物流領域高端、權威、專業、務實的國際盛會,提升我國物流業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開幕當天,重磅嘉賓助陣,行業精英雲集,名企匯聚,同期配套會議豐富多樣,點燃了促進産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發展的新引擎。

  開幕致辭篇 重磅賦能 行業大咖共襄盛舉

物流大展掀起滬上物流熱潮 中國國際物流節攜手亞洲物流雙年展再破記錄_fororder_image003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會長、原鐵道部副部長胡亞東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中國物流業當下已呈現出三大發展趨勢。一是加快數字化和智慧化轉型發展,已成為物流行業的重要戰略方向。二是注重物流綠色化與可持續發展。其中,各方為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已從環境角度對現有物流系統進行改造,建立促進物流活動的現代綠色物流系統。三是支持國際化與跨境物流發展,打破地域和國家的限制,推動國際貿易的發展,優化全球物資流動。胡亞東還強調,希望本屆物流節能為參展、參會企業及城市提供一個充分、高效的對接平臺,助力供需業務對接,並且使各方全面受益,共享“亞洲機會”“中國機遇”!

物流大展掀起滬上物流熱潮 中國國際物流節攜手亞洲物流雙年展再破記錄_fororder_image004

  慕尼黑博覽集團資本産品類項目組執行總監科林·戴維斯在致辭時指出,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演進,科技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動力。作為國際物流貿易交流的行業盛會,本屆物流節堅持以國際化與本土化相結合,協同海內外物流企業相互增益賦能。其中,本屆展會國際參展商比例超三成,不僅印證了展會在“全産業鏈”視角下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的特點,也映射出其與中國物流行業緊密相連的發展歷程。

物流大展掀起滬上物流熱潮 中國國際物流節攜手亞洲物流雙年展再破記錄_fororder_image005

  德國數字化和交通部長福爾克·維辛表示,物流在全球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影響産業供應鏈敏捷性和韌性的核心要素是拉通産業供應鏈全流程、協同合作和創新技術。沒有協同合作,就無法建設敏捷和有韌性的供應鏈。同時他強調,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無法保護歐洲相關産業發展,只會傷及德國企業、德國經濟和公平競爭的國際貿易環境。同時讓全球的供應鏈面臨更大風險和衝突,封鎖市場不是正確做法,不同國家間不應增加更多壁壘,而要更加開放合作,才能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推動全球經濟的良性發展。

物流大展掀起滬上物流熱潮 中國國際物流節攜手亞洲物流雙年展再破記錄_fororder_image007

  據介紹,本次開幕式包括上海、重慶、成都、濟南、南昌、包頭、青島、連雲港、鄂爾多斯、保定、固原、漢中、義烏、大理、海安等近30個城市代表組團出席。

  同時,還有來自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中國中車、中國外運、合肥物流集團、四川航空、深圳機場、西安自貿港、大洋物流、俄遠東船務、中國中車、中鐵特貨、中鐵集裝箱、德鐵貨運、中國郵政、菜鳥、京東物流、順豐、貨拉拉、萬緯物流等物流以及上下游企業參展參會。

  展覽篇 同臺競技 共創高端物流生態鏈

  本屆物流節繼續秉持“權威性、務實性、多樣性、國際性”的發展理念,聚焦行業創新前沿,賦能各領域融合發展,為各方搭建集展示-互動-商洽-合作全流程閉環的高端會展平臺——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運輸與物流博覽會&2024亞洲物流雙年展。

物流大展掀起滬上物流熱潮 中國國際物流節攜手亞洲物流雙年展再破記錄_fororder_image008

  展會首日現場人頭攢動,海外觀眾尤為活躍,國內頭部海·陸·空物流企業、央企國企領銜亮相,國際物流同行強勢回歸。國內外供需雙方交流合作熱情高漲,彼此積蓄的合作意願在此刻得到了充分的釋放與展現。

物流大展掀起滬上物流熱潮 中國國際物流節攜手亞洲物流雙年展再破記錄_fororder_image010

  本次場館展示面積達50,000㎡,通過綜合物流服務、航空貨運、港口航運物流、公路鐵路運輸、物流地産、生鮮供應鏈/冷鏈物流、智慧物流/IT信息系統、物流設備及專用車輛9大領域覆蓋産業鏈各端的展示,升級演繹“物流改變生活”的展會主題,為觀眾提供兼具本土和國際化的全方位視野,為國際商貿交流合作構建橋梁,為行業把脈未來新風向。

  論壇篇 綠色數智 賦能現代物流轉型

物流大展掀起滬上物流熱潮 中國國際物流節攜手亞洲物流雙年展再破記錄_fororder_image011

  6月25日下午,第十九屆中國國際物流節全體大會暨2024物流全球論壇(以下簡稱“本次論壇”)順利召開。立足於當前的時代背景與行業發展趨勢,本次論壇以“綠色、數智、高效供應鏈賦能現代物流轉型”為主題,聚焦當下培育物流新質生産力,以及ESG理念重塑現代物流供應鏈等行業熱點,邀請相關部委領導、城市代表、知名專家、企業領袖等共同探討物流行業在綠色發展、數字化轉型和高效供應鏈構建方面的新趨勢、新挑戰和新機遇。

物流大展掀起滬上物流熱潮 中國國際物流節攜手亞洲物流雙年展再破記錄_fororder_image012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剛在致辭中表示,當前,全球産業鏈供應鏈正在加緊多元化佈局,國際物流也在不斷優化中。而立足新發展階段,助力産業振興與經濟發展,物流高品質發展需要迅速轉變發展方式,並在提質、增效、降本等方面下功夫。在進一步促進現代物流轉型的過程中,應重點關注三大方面:一是進一步落實好中央的政策要求,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二是持續增強供應鏈韌性,服務産業經濟安全穩定運行;三是加大科技創新力度,賦能現代物流高品質發展。

物流大展掀起滬上物流熱潮 中國國際物流節攜手亞洲物流雙年展再破記錄_fororder_image013

  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中國科協決策諮詢首席專家徐祖遠在主題演講“ESG引領、數智驅動 重構高效物流生態圈”中表示,物流業亟須借助綠色可持續與數智化等新動能,重新構建更加高效的生態圈。具體而言,需要在現有物流體系中,做一連串的“加法”。如:加一點“硬體”,繼續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一點“智慧”,物流企業應加大技術投入,不斷提升流通的現代化水準;加一點“綠色”,積極踐行低碳發展理念,用“新”賦能綠色物流;加一點“拓展”,加強物流行業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充分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和技術,推動我國物流業的全球化發展等。

物流大展掀起滬上物流熱潮 中國國際物流節攜手亞洲物流雙年展再破記錄_fororder_image014

  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汪鳴以“2024物流降本增效新路徑”為主題進行了分享。他表示,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研究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問題,吹響了“推動物流提質增效降本高品質發展、有力有效服務實體經濟和人民群眾”的號角。為了積極響應降本增效的新要求,物流業需要不斷探索發現降本增效新路徑。如發展新質生産力,通過産業鏈供應鏈協同和創造新的價值,提取生産、消費規模紅利;進一步提升物流對經濟産業運行的融合性,因為在産業鏈供應鏈協同基礎上的規模擴張,是現代産業遵循市場、原材料、成本法則基礎上的發展新基本模式。

物流大展掀起滬上物流熱潮 中國國際物流節攜手亞洲物流雙年展再破記錄_fororder_image015

  中國中車集團公司黨委常委、副總裁林存增在以“聚焦新質生産力,賦能現代産業鏈,攜手開啟物流發展新篇章”為主題的演講中提到, 中國中車期待與各物流企業共同開展多式聯運和“最後一公里”交付方案研究,針對包裝、倉儲、裝卸、轉運等全鏈條物流裝備進行前沿技術研發,同時推進新能源商務車、光伏儲能技術、數智化技術與物流場景深度結合,形成“中車速度+物流服務”的相互賦能與優勢互補,不斷深化服務能力、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攜手開啟現代物流新篇章。

物流大展掀起滬上物流熱潮 中國國際物流節攜手亞洲物流雙年展再破記錄_fororder_image016

  東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郭麗君演講的主題為“日出東方,再次起航——打造航空物流新質生産力”。他表示,東航物流以進口生鮮為切入點,帶動航空冷鏈業務發展;以做精做優産品為著力點,促進跨境電商物流業務發展;以服務轉型業務客戶需求為落腳點,助力新質生産力發展;以打造綠色物流為關鍵點推動公司可持續發展。東航物流願與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一起,服務國家戰略,進一步加強航空物流新質生産力的實踐與探索,加快推進現代物流高品質發展,為國家構建自主可控産業鏈供應鏈作出新的貢獻。

物流大展掀起滬上物流熱潮 中國國際物流節攜手亞洲物流雙年展再破記錄_fororder_image017

  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李世礎在以“數智賦能、綠色發展,打造韌性供應鏈”為主旨的演講中指出,數智賦能、綠色發展、全鏈服務是發展物流的新質生産力。而推進數字轉型,提升對供應鏈賦能能力;加快綠色低碳發展提升對供應鏈協同能力;暢通樞紐通道網絡,提升對供應鏈的響應能力是打造韌性供應鏈的新實踐。對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中國外運紮實推進全面數字化轉型,錨定“新型承運人”模式強化運力掌控,以客戶洞察和商機管理為抓手建立戰略行銷體系,聚焦“場景+科技”“客戶+科技”不斷提升智慧物流服務水準,強化發展韌性,實現運世界。

物流大展掀起滬上物流熱潮 中國國際物流節攜手亞洲物流雙年展再破記錄_fororder_image018

  雄安新區改發局副局長韓宏演講的題目是“推進雄安物流供給側改革,創新城市物流發展新動能”。他表示,近3年來,雄安每年保持2000億以上投資規模,383個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7000億元。地下、地上、雲上“三座城”同生共長,城市框架全面拉開,城市雛形正在顯現。雄安的物流産業定位於打造服務雄安,聯動京津冀區域的智慧綠色創新物流生態體系;雄安物流園區則定位於京津冀城市群重要的國家級多式聯運物流樞紐、綠色低碳智慧高效的示範園區和高能級的對外開放國際平臺。

物流大展掀起滬上物流熱潮 中國國際物流節攜手亞洲物流雙年展再破記錄_fororder_image019

  日日順供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于貞超在以“擁抱時代,變‘以’求勝”為主題的發言中指出,降物流成本不是簡單的降全要素價格。首先要從宏觀上擺脫認知誤區——中國物流費用GDP比例高等於中國物流成本高。從行業角度來看,要正視外在表現,中國物流行業整體卷出的“高性價比”卻遙遙領先歐美。從企業角度來看,要由內而外調企業自身的“調結構”,需要找出全流程成本短板、降低企業運營損耗、提升方案産品毛利。

物流大展掀起滬上物流熱潮 中國國際物流節攜手亞洲物流雙年展再破記錄_fororder_image020

  福拉格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塞佩·布加內演講的題目是“無限、綠色、高效:福拉格多式聯運服務”。由於多式聯運涉及到的運輸作業環節多、流程複雜、銜接難,隨著貨物運輸趨於多元化和全球化,客戶對多式聯運的服務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多式聯運的運營商,公司專注于為鐵路運輸、道路-鐵路聯運、物流、國內外貨運、以及航空和海運提供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即使是最遠的目的地也不例外。無論是小型還是大型企業,無論是短途還是長途運輸,福拉格國際物流都能按需定制。

  在主旨演講結束後,本次論壇舉行了發佈儀式。

  為推動物流供應鏈全行業ESG理念關注度,助力綠色物流産業發展,《物流時代週刊》雜誌社根據媒體調研、輿情大數據、專家評議等方式,評選出6位“金飛馬”ESG物流供應鏈管理創新人物: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紀海東、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宋嶸、東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郭麗君、 羚牛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蒲紅霞、CARGO嘉宏國際物流集團董事長劉石佑、中鐵十四局集團物流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崔維華。

物流大展掀起滬上物流熱潮 中國國際物流節攜手亞洲物流雙年展再破記錄_fororder_image021

  為更好推廣中國物流業ESG 工作經驗,加強傳播中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典範,本次論壇現場舉行了《物流行業ESG信息披露評價規範》啟動儀式。

物流大展掀起滬上物流熱潮 中國國際物流節攜手亞洲物流雙年展再破記錄_fororder_image022

  為了填補中國物流行業ESG信息披露評價標準空白,滿足企業實現“雙碳”目標需求,適應新質生産力發展需要,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物流時代週刊》雜誌社、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城市物流分會,于2024年4月聯合發起了《物流行業ESG信息披露評價規範》團體標準的起草編制,得到了業內各界的廣泛響應。此次評價規範的啟動後將邀請更多企業單位參與ESG標準編制、實踐和推廣工作中來,共同推動全行業ESG物流業態新發展。

  本次論壇還舉辦了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城市物流分會授牌儀式,分別向分會會長單位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有限公司,副會長單位白溝新城管理委員會、中鐵十四局集團物流有限公司,常務理事單位東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理事單位鄭州凱雪運輸製冷設備有限公司,會員單位羚牛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寧夏夢駝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寧夏六盤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物流運輸分公司、陽光新能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中創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跨歐亞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四川雅化實業集團運輸有限公司、搜航網、四川雲港冷鏈物流有限公司等授牌。(資料來源:物流時代週刊)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