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雙減”明白卡釋放的積極信號
2022-03-02 17:00:39來源: 中國教育報

  什麼是“雙減”?為什麼要“雙減”?“雙減”開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2022年怎麼幹?……就這些大家關心的問題,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發佈了5張“雙減”明白卡,介紹“雙減”的背景、目的、成效以及未來的舉措等。

  去年以來,隨著“雙減”政策的出臺和實施,“雙減”一詞熱度不斷上升,一度被評為十大年度熱詞。但社會公眾對“雙減”的內容、目的以及目前所取得的成效等,還不是特別明白,部分家長甚至還存在一些誤解。發佈“雙減”明白卡,用這種一目了然的方式向社會介紹“雙減”,無疑能取得較好的宣傳效果,幫助公眾更全面了解“雙減”,從而凝聚更廣泛的社會共識,推動“雙減”工作取得實效,促進基礎教育生態持續向好。

  從明白卡的內容可以看到,校外培訓治理邁出了堅實步伐,取得了很好效果。過去電視、短視頻、公交站臺、電梯間……校外培訓廣告可謂無處不在,甚至有機構打出了“你來,我們培訓你;你不來,我們培訓你的競爭對手”這樣的廣告語,刺激了家長的教育焦慮,催生了虛假培訓需求。社會資本也在校外培訓市場跑馬圈地,瘋狂燒錢行銷,野蠻生長、亂象迭生。

  但經過治理,校外培訓市場虛火大幅降溫,廣告基本絕跡,資本大幅撤離,野蠻生長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數據統計顯示,原12.4萬個線下校外培訓機構被壓減到9728個,壓減率為92.14%;原263個線上校外培訓機構被壓減到34個,壓減率為87.07%;“營轉非”“備改審”完成率達100%;預收費監管基本實現全覆蓋,監管總額超過130億元……

  這些成績都是實打實的,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近一年來基礎教育領域的顯著變化。當這些變化以直觀的數字呈現時,大家的感觸無疑更加深刻,也更有利於他們形成對當下基礎教育生態的理性認知。

  認知是行動的先導,對“雙減”政策落地後,校外培訓市場的理性認知,顯然有利於改變家長群體的行為選擇。過去,校外培訓市場之所以越做越大,“劇場效應”發揮了很大作用。當一部分觀眾從劇場的椅子上站起來看戲,而劇場管理員又沒有發揮有力的規範作用,那麼其他觀眾不得不站起來看戲。部分家長選擇超前超綱培訓,其他家長擔心孩子落後,即便不願參與,也被迫投入。不僅是家長被裹挾,培訓行業野蠻生長,也使得另外一個教育體系逐漸形成,嚴重擾亂了學校的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滅了校外培訓的虛火,無疑是為廣大家長鬆綁,有利於家長形成一個更積極穩定的預期,在尊重學習成長規律、尊重孩子興趣愛好的基礎上進行理性的教育選擇,而不用擔心其他孩子的搶跑。

  當下,對校外培訓亂象的治理取得了積極而顯著的成效,但遠沒有到一勞永逸的程度。比如,各類隱形變異培訓現象仍然存在,各種“線下轉線上”“眾籌私教”“一對一”“以非學科名義開展學科培訓”等違規行為影響著校外培訓機構治理的成效。另一方面,學科類培訓受到最嚴監管,但非學科類培訓領域又出現一些新問題。寒假期間,就有一些非學科類培訓機構惡意漲價、超時段收費等。這些問題正是未來校外培訓監管所關注的重點。比如,健全違規培訓檢查常態化機制,嚴查隱形變異,鞏固治理成果。據了解,教育部下一步將把非學科類培訓監管作為新的工作重點,進一步完善監管體制,明確標準要求,加強事前事中事後全鏈條監管。可見,不管是學科內還是學科外,任何損害群眾利益、破壞教育生態的行為都將得到治理。

  還有兩則消息也透露出國家進一步強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的鮮明信號。一是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相關負責人指出,教育部正在制定《校外培訓監管行政處罰暫行辦法》,對校外培訓行業中的“嚴重違法行為”作出界定,校外培訓立法的前期準備工作也已經啟動。二是教育部正在會同相關部門對《關於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辦法(試行)》進行修訂完善,徹底斬斷競賽與培訓機構的利益鏈條。加強法律法規建設,使校外培訓監管在法律軌道上進行,加大處罰力度,讓嚴重違法違規行為付出代價。而徹底斬斷競賽與培訓機構的利益鏈條,將進一步紓解社會上的培訓需求,進一步減輕學生和家長過重負擔。這些舉措都指向常態化治理,更是釜底抽薪之舉,值得期待。(作者 楊三喜 係中國教育報記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