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職校書寫扶貧“大文章”
2022-03-03 17:34:04來源: 中國教育報

  “作為一名職業學校教師,有幸參與脫貧攻堅戰,見證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我感到無上榮光。”2020年5月20日,廣西河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招生處副主任韋善於高興地説。他參與了河池市“五精準、五共同”職業教育助力脫貧攻堅戰,擔任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黨建+教育”扶貧培訓班的教師,手把手教技術,實打實促脫貧,為建檔立卡的毛南族幫扶對象掌握一門技術、走向脫貧致富盡一份力,因此獲得了廣西“全區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

  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既是河池人民沐浴時代改革春風、發揚艱苦奮鬥傳統、自強不息奔赴“振興夢”的一個歷史縮影,也是河池市政府部門以“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精神,敢為人先,帶領群眾實現“小康夢”的真實寫照!

  教育扶貧“拔窮根”

  2019年3月,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聯合河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在環江毛南家園安置區舉辦育嬰師培訓班,廣受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歡迎。“現在政策那麼好,給我搬到縣城來,還在家門口辦這個培訓班,方便照顧孩子照顧家人,還能學那麼好的一門技術!”談到在家門口就可以學到一門技術,環江毛南家園安置區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盧月傘異常興奮。

  近年來,河池市按照“扶貧先扶志,合力拔窮根”的思路,寫好職業教育扶貧的“大文章”,將職業教育與脫貧工作深度融合,創新“五精準、五共同”職教扶貧模式,提高教育精準扶貧水準,有效地實現了“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

  河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分管教學和培訓工作副校長唐啟煥介紹,“五精準、五共同”職教扶貧模式,即政府部門主導精準招生、院校主導精準資助和精準培養、行業主導精准考核、企業主導精準就業,校企共建(實訓基地、師資隊伍、培養目標和規格等)、共培(共同執行人才培養全過程)、共管(對目標、過程和結果共同管理)、共評(共同評價定崗培養人才結果)、共贏(實現院校、企業、學員、社會四方共贏的目標),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員“看得懂、學得會、能上崗”。

  “職教一人、就業一個,致富一家。”“五精準、五共同”職教扶貧模式在當地的推廣運用,實現了院校、企業、學員、社會四方共贏的目標。目前,河池市職業院校年均培養(培訓)學員2.5萬餘人,僅河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就年均培養(培訓)學員7000余人。截至2021年6月,有就業受益學員35萬餘人(佔2008年全市貧困人口的20.4%),34萬餘名貧困戶拔掉了“窮根”。學校于2012年和2021年先後榮獲“自治區扶貧培訓先進單位”“全區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黨建引領致富路

  “村幹部動員我去職業學校參加‘黨建+教育扶貧’培訓,説‘一技在手,就業無憂’。現在,我的致富夢實現了。”河池市金城江區六甲鎮群眾莫連寶感嘆道。2017年春節過後,莫連寶參加了數場招聘會,但苦於沒有一技之長,一直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同年3月,金城江區在河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開設“黨建+教育扶貧”培訓就業示範班,莫連寶在村幹部動員下,進入焊工班學習20多天,在教育扶貧專場招聘會上,成功地被深圳一家企業“相中”,並簽訂了勞動就業合同。如今,莫連寶月薪5000多元,與他同期的233名學員,有201人與企業簽訂了就業意向協議。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河池市政府部門積極探索、科學決策,決定推行精準式“教育扶貧”,不斷破解群眾就業難問題。2017年初,河池市探索開展了“黨建+教育扶貧”就業技能培訓工作,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作用,充分利用市、縣兩級職業技術院校的培訓資源優勢,對建檔立卡幫扶對象進行培訓,精準提升幫扶對象的就業創業技能水準,實現從“體力型”就業向“技能型”就業轉變,穩定增加群眾收入,助力脫貧奔小康。從2017年開始,用3年時間,全面完成了全市3萬個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幫扶對象的就業技能培訓。

  “頭雁”領飛奔小康

  “我2019年參加扶貧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系統學習了果樹種養知識,脫貧致富有了好門路。現在,我承包了兩個山頭,種植油茶20畝、砂糖橘100畝,成為廣西環江聚生園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骨幹成員,日子越過越紅火。”擔任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洛陽鎮永權村幹部的蒙富陶,2006年退伍,2012年開始返鄉創業,在培訓結束後,回鄉帶動16戶幫扶對象投身水果種養。現在,蒙富陶和幫扶對象的年收入均已突破5萬元。山溝溝裏種水果,為群眾開闢了一條增收道路。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在推動河池脫貧攻堅的過程中,河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注重發揮職業院校技術和人才優勢,紮實開展實施“頭雁領飛工程”,使職業教育“助推劑”的力量貫穿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全過程。

  按照“脫貧致富帶頭人、服務群眾貼心人”的標準,近年來,河池市職業院校主動出擊,與各縣扶貧機構做好協調配合工作,確定培訓對象。在培訓前會同各縣扶貧機構做好調查摸底情況,與鄉、鎮、村幹部聯繫深入了解情況,了解培訓對象的思想素質,選拔有帶動群眾增收脫貧的責任心、有一定的創業能力和創業基礎的人才,確保精準選好致富帶頭人,涌現出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洛陽鎮地蒙村廖猛淵、鳳山縣平樂鄉蘭包村猛峨屯鄧成光等一大批致富帶頭人。

  “頭雁領飛工程”採取集中輪訓、專題輔導、考察觀摩、遠程教育等形式,對致富帶頭人開展勞動力技能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和實用技術培訓等專題培訓,提升領辦産業發展的能力。

  産業學院添新翼

  後脫貧攻堅時代,為充分發揮高端智庫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河池市職業院校及時對接鄉村振興戰略,成立了鄉村振興産業學院。産業學院聚焦“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秉承“黨旗領航·社會服務·鄉村振興”的理念,在理論宣講、人才培養培訓、挖掘整理河池紅色文化資源、調研河池市社會經濟發展現狀等方面展開工作,打造河池市鄉村振興試驗基地和鄉村建設實踐樣板,為河池市鄉村振興提供職教賦能經驗分享、實踐參考、理論支撐和政策建議。2020年以來,培養服務鄉村振興各類人才3萬餘人。

  2020年11月,廣西“雙高”院校建設單位、五星級學校——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與河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強強聯合,成立全國職教系統首個粽子産業學院,創建産教融合實訓基地,打造與河池粽子産業鏈對接、有特色競爭力的專業群,培養高素質、具有創造力的粽子産業技術技能複合應用型人才。12月,初出茅廬的河池粽子品牌——“壯鄉壽源粽”在首屆廣西廚師節上脫穎而出,勇奪“特金獎”。此後,在河池市政府部門的助推下,小粽子迅速吸引了區內外食客的注意力,並掀起一次又一次的線上線下銷售、傳播熱潮,成為人人想吃、天天想吃、節節要送的“幸福粽”。

  吃“河池粽”,既是一份鄉愁,更是一份參與鄉村振興的情懷。“每增加1億元的粽子銷售額,能有效帶動生豬養殖7500頭、糯米産量2000噸、板栗産量500噸,解決1800個勞動力的就業。”據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楊奎介紹,“壯鄉壽源粽”從粽葉、大米、黑米、綠豆、肉豬的種養,到加工、包裝、線上線下銷售,形成了完整的産業鏈,推動了河池一系列的産業發展,促進地方群眾就業、經濟發展,賦能創新創業和鄉村振興,真正實現了“小粽子”拉動振興“大産業”。

  實踐證明,河池職教人不辱使命,産業學院勇於擔當,已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功效。小職校書寫了脫貧攻堅“大文章”,但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在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動脫貧地區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時刻,河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黨委書記黃丹峻説:“脫貧攻堅精神是戰勝一切困難的法寶,我們職教人將繼續弘揚脫貧攻堅精神,把脫貧作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點,用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再接再厲,接續奮鬥,讓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作者 曾嚴 莫濤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