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科學家發現致命豬病毒源於蝙蝠
湖北日報訊(記者文俊、通訊員陳逗逗、王以豪)4月4日在線發表的《自然》雜誌刊登了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等單位的一項研究成果。科研人員發現,曾導致廣東2.4萬多頭豬死亡的致命疾病是一種源於蝙蝠的新型冠狀病毒。該研究強調,積極監控蝙蝠及其他野生動物中的病毒性感染。
2016年10月底,廣東清遠一種豬場暴發仔豬致死性疾病,隨後,其他3家豬場也出現疫情。截至 2017年5月,共造成24693頭仔豬死亡。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馬靜雲等研究人員根據臨床症狀,對病豬樣本進行多項已知豬腹瀉相關病毒的檢測。然而,在疾病暴發高峰期,所有病毒檢測結果均為陰性。隨後,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童貽剛教授通過研究發現,裏面有一種未知的冠狀病毒。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等人開始接力研究,他們對2013年到2016年期間在廣東採集的591份蝙蝠樣品進行SADS冠狀病毒檢測,最終發現相似度達98%的病毒。石正麗介紹,“致命豬病毒目前還只限定在豬致病,與致命豬密切接觸的人沒被感染。”
“這種病毒不會感染到人類,目前也已經防控起來。但如果不是防控及時,也有可能對人類造成威脅。”石正麗建議,這次能2個月弄清病原,得益於前10年的積累。希望能前移新發傳染病的“戰線”,通過長期監測建立預警模型,對可能爆發的傳染病進行預測或預警。
為什麼野生動物攜帶的病毒會傳播到人類社會?石正麗表示,隨著社會現代化進程加快,很多森林、樹木被砍伐,人類與野生動物接觸比原來多,且人口密集的城市裏,新發傳染病很容易在密集人群中暴發。野生動物攜帶的很多病毒是長期存在的,我們應遠離野生動物,如果難以避免的話,在做好防禦措施情況下也可以避免感染。研究人員採樣時發現,許多蝙蝠洞都是礦洞,在此作業或在附近居住的都屬於高暴露人群,作業時最好採取防護措施,比如戴上口罩、穿上防護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