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國産航母副總設計師孫光甦:有幸參與偉大的事業

2018-04-17 10:20:12|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楊坤林|責編:葛寧遠

  原標題:國産航母副總設計師、中船重工首席技術專家孫光甦—— 圖文:星辰大海,鐫刻中國力度

【人物專訪圖片】【移動版 新聞列表】國産航母副總設計師孫光甦:有幸參與偉大的事業

  湖北日報訊 圖為:孫光甦,曾獲湖北省勞動模範等榮譽。(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朋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江卉 通訊員 萬里 阮新異

  【編者按】

  首艘國産航母順利下水、C919大客機首飛、“復興號”高鐵馳騁神州、AG600“鯤龍”首飛、快舟火箭發射……2017年,一項項科技含量滿滿的“大國重器”橫空出世,令世人矚目,讓國人振奮。

  技術總設計師是“大國重器”的靈魂。他們中的很多人與湖北有緣:有的來自湖北的科研院所,有的是湖北人,有的曾在湖北工作。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歷時3個多月,跟蹤採訪這批頂尖人才,展示以他們為代表的國家隊的創新精神,彰顯湖北創新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今起陸續推出相關報道。

  隨著兩舷噴射絢麗彩帶,我國第二艘航母在拖曳牽引下緩緩移出船塢,停靠碼頭。

  2017年4月26日9時,這一刻註定寫入歷史的卷帙。

  這是世界上最龐大、最複雜、威力最強的武器系統之一,這是舉國關注、世界矚目的大國重器。

  航母工程,從零起步,自力更生,挑戰何其巨大?國産航母的高水準、高氣質、高顏值從何而來?

  不久前,在位於武漢的中船重工第七〇一研究所辦公室,來自湖北漢川的國産航母副總設計師、中船重工首席技術專家孫光甦,向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講述了他和航母的不解之緣。

  國産航母最新進展——

  開展係泊試驗,為海試做準備

  “這哪是一艘艦船?簡直就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鋼鐵城市!”孫光甦告訴記者。

  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二艘航母,被人們親切稱作“國産航母”。從遠處望去,高高上翹的船頭有些“傲嬌”,艦載機將從這裡起飛,直衝雲霄!

  “這是一件偉大作品!”孫光甦評價,“它有‘顏值’,更有‘氣質’。在全球同等級的中型航母中,技術水準處於前列。”

  航母的點點滴滴,時刻牽動著國人的心。國産航母下水後,有哪些新進展?

  “國産航母正處於係泊試驗階段,各系統正在開展大量試驗。”孫光甦介紹,航母的主船體完成建造,後續設備安裝調試陸續展開,他所在的設計師團隊要協助解決設備安裝調試中的技術問題。而開展係泊試驗,目的是驗證航母上各系統、設備是否滿足設計技術指標等要求,為海上試驗做準備。

  從“量”上看,國産航母工程是一個巨系統工程,由於首次完全自主設計建造,設計量、工程量極大,風險點也多。孫光甦介紹,在係泊試驗中,系統與系統之間、設備與系統之間都需要調試和測量,這樣才能組成一個有機整體,最終形成航母的戰鬥力。

  設計師團隊要對整個航母的技術狀態進行跟蹤,確保技術狀態可控並滿足技術指標要求。

  每天上艦的工程技術人員眾多,涉及的單位超過500家。協調工作量巨大,技術攻關、工程施工任務極重。

  借改革東風,獲高考機遇——

  時代的選擇,投身偉業

  孫光甦是我國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他説,當年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恢復高考,就沒有上大學的機會,更不會有為祖國造航母的機會。

  從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今哈爾濱工程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孫光甦被分配到中船重工第七〇一研究所,這是我國艦船設計研究的總體單位。

  命運之手,拉近了他和航母的距離。

  當國家決定開展航母研製的消息傳來,七〇一所沸騰了!

  無論哪個國家,研製航母都是一項巨大的國家工程。擁有航母是中國人的夢想,參與研製更是七〇一所幾代艦船人的夢想。

  孫光甦説,所裏很多留蘇留美的老專家因為年齡原因,不能親自參與航母的研製。一位老專家對他説:“有生之年能看到航母工程啟動,看到在你們這一代人手上研製出我們自己的航母,這輩子也無憾了。”

  “偉大的國家,偉大的時代,為我們提供施展才華大舞臺。”從那時起,孫光甦開始了航母的研製設計工作,與設計師團隊並肩作戰,直到現在。

  瓦良格號“空殼”裏的摸索——

  再造五臟六腑,遼寧艦鳳凰涅槃

  興奮過後,巨大壓力如泰山壓頂。

  “一無設計經驗,二無圖紙資料,三無規範標準,國外更是實行技術封鎖。”説起研製之初的困難,生性樂觀的孫光甦也斂起笑容。艦船研製是一項極具挑戰和創新性的工程,更何況航母,“就像一團麻,想理理不清,不知道從哪下手”。

  孫光甦和技術人員打著手電筒,第一次走進伸手不見五指的瓦良格號船艙。“亂七八糟,到處是啤酒瓶、罐頭瓶……關鍵的內部設備全部被破壞掉了,留下的就是一個空殼。要把它設計成一艘真正的航母,讓它鳳凰涅槃,困難之大難以想像。”

  除了船體,“五臟六腑”等內部系統必須重新設計。冒著酷暑和嚴寒,設計師團隊一個一個艙室現場勘驗。一艘航母,幾千個艙室,有何用處,裝什麼設備,都是技術人員一一測繪出來的。

  除了技術難關,緊張的工期也讓設計師團隊感覺“壓力山大”,挑燈夜戰成為常態。

  完成數萬份設計圖紙,測繪數千萬個技術數據,編制數百項設計準則,攻克百餘項關鍵技術……

  孫光甦説,這項工程是對我國艦船、航空、航天、電子、兵器、機械等現代工業體系及能力的一次大考驗、大檢閱,尤其對總體牽頭單位的技術與協調能力提出了極大挑戰,“從複雜程度上來説,航母工程能順利進展到現在,是奇跡。”

  從遼寧艦續建、改造,到順利交接入列,再到如今自行研製國産航母,“航母”二字凝聚了國人太多的期盼,凝聚了研製人員日日夜夜的嘔心瀝血。

  2011年8月遼寧艦首次出海試航,2012年9月25日遼寧艦交付入列,2017年4月26日首艘國産航母下水。

  這是我國航母研製歷史上最閃亮的三個日子,對孫光甦來説更是刻骨銘心、永生難忘的時刻。

  “航母研製堪稱中國艦船史上的偉大豐碑!”他説。

  我國已經具備研發中大型航母能力——

  “夢之隊”平均年齡37歲,70%以上是黨員

  “這艘國産航母‘既有外在顏值,更有內在氣質’。”2016年8月25日,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新聞發言人吳謙回答記者。

  孫光甦介紹,和遼寧艦相比,國産航母外形簡潔有力、威武昂揚,甲板平整度達到世界先進水準。內在氣質,則在於自主設計、自主建造和自主配套。

  航母是海軍武器裝備領域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正如七〇一所所長吳曉光在十九大黨代表通道上所説的,今天,中國已完全具備自主設計研發中大型航母的能力。

  “前期設計重要,後續建造同樣關鍵。目前,我國完全具備了自主建造航母的能力,航母上每一塊特種鋼材和大型鑄造件的製造,每一台機電設備、電子設備、特種裝備的研製,以及裝備在上面的飛機、導彈、火炮等,都是我們中國人自己幹出來的。”孫光甦舉例,拿焊接技術來説,航母飛行甲板採用的特殊鋼板,強度是民用船舶的幾倍,在我國水面艦艇領域是首次大規模使用。為此,建造師們攻堅克難,一條條焊縫認真焊接,最終將艦面平整度控制在理想值。

  孫光甦告訴記者,設計研製航母過程中,最大收穫是研製出國之重器“遼寧艦”和“國産航母”,凝煉出“愛國、創新、科學、拼搏、協作”的航母精神,培育出一支“放得下身段、頂得起責任、扛得住壓力”的年輕設計師團隊。

  習近平總書記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們所的設計師團隊,平均年齡37歲,其中70%是黨員,60%以上的人員擁有博士或碩士學位。”對青年一代,孫光甦讚不絕口。

  “在工程研製中,有太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孫光甦説,儘管很多設計師因為工作虧欠家人,但更為能夠不負時代使命、完成祖國重托感到自豪。

  採訪中,孫光甦説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慶倖趕上偉大的時代,有幸參與偉大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