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紀秋:讓發射火箭像用手機一樣便捷
原標題:世界首個“星箭一體”快舟火箭總設計師梁紀秋—— 圖文:笑傲蒼穹 讓發射火箭像用手機一樣便捷
湖北日報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江卉 通訊員 譚青海
圖為:“快舟”系列火箭總設計師梁紀秋。(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朋 攝)
在航天界,每當人們提起梁紀秋,談論最多的就是“快舟火箭”。“中國秘密發射新快速響應火箭”。2013年9月25日,我國“快舟”火箭首飛不到兩小時,這一標題就出現在美國航天網站首頁的頭條。
這位70後快舟掌舵人,是如何用造導彈的技術造火箭,又如何讓快舟成為世界上最便宜的火箭,卻鮮為人知。
在位於武漢金銀湖的中國航天三江集團有限公司總部大樓,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見到了梁紀秋。
一項顛覆性技術創新,梁紀秋和同事一起只花了不到3年——
研發出我國超大直徑固體火箭發動機
“別看是‘新生兒’,它又高大又厲害!”在三江總部8樓總師辦公室,梁紀秋指著電腦裏的一個“大傢夥”説:“這個固體火箭發動機直徑超過4米,將刷新由美國保持的3.7米世界紀錄。”
超大發動機,牛在哪?
“有了它,快舟家族的大哥們快舟21、快舟31運力倍增,可達20噸至70噸,發射成本也降到每公斤5000美元,比目前世界最便宜的火箭美國獵鷹九號還要便宜。”梁紀秋説。
最快2020年,裝上超大發動機的快舟21首飛。
未來,快舟21將承擔空間站貨運等國家任務,快舟31則瞄準的是太空旅遊、太空挖礦。
研發超大固體火箭發動機,堪稱顛覆性技術創新。然而,這一創新並非來自國家任務。
快舟研製中,梁紀秋琢磨:固體火箭運力大、發射快,何不研製更大直徑的發動機?不等不靠、説幹就幹,他和幾位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不到3年就造出樣機。
2016年國慶,當這個龐然大物出現在面前,三江集團的高層被震撼了。
“為何不早説?”驚喜之餘,他們問梁紀秋。
接下來,一路綠燈,不到半年,國家立項。
如果説發動機是快舟火箭的“心臟”,梁紀秋還為它打造了一雙神奇的“翅膀”——柵格舵。
“它是火箭回收的關鍵技術。”梁紀秋説。
回收火箭難度極大。SpaceX曾打過比方:在陸地平臺回收,如同扔一支鉛筆飛過帝國大廈樓頂,讓其在暴風雨中返回落在一個鞋盒上;而海上回收,就如同讓鉛筆飛過帝國大廈樓頂後,精準落在一塊漂浮的橡皮上,而且不能倒。
“SpaceX公司應用的是柵格舵技術,這一技術快舟火箭已經應用。”梁紀秋説,“火箭回收技術,我們已經掌握了70%至80%。未來一旦成熟應用,快舟的價格還將大幅降低。”
此外,梁紀秋的快舟團隊還掌握了海上發射火箭技術。和陸地發射不同,海上平臺是運動的,如何解決?“這一變化,帶來技術上的革新。”他透露,前期做了很多技術儲備,發射船也選好了,只要有海上發射衛星的需求,馬上可以完成。
當夢想遭遇“任務不飽滿”,他選擇留下——
造“火箭”的高中生和29歲的型號總設計師
有矽谷鋼鐵俠之稱的埃隆·馬斯克不止一次説過,小時候他的夢想就是遨遊太空,這也是他創立SpaceX的初衷。
和馬斯克一樣,梁紀秋的火箭情節從小就有——
如果不是當事人説起,或許沒有人知道,上世紀90年代初,江西南部城市贛州曾發射過一枚火箭。
發射和製造火箭的,不是科研院所,而是贛州一中的高中生梁紀秋和幾名同學。“碗口粗、兩米長,飛上天就不見了。”説起當初的發明,梁紀秋至今還很興奮,“火箭還是遙控點火發射的,遙控器是自己焊的,推進劑是自己去圖書館查資料配的。”
從小,梁紀秋就喜歡航模,遇上火箭飛機模型就愛不釋手。“模型只能看不能飛,就試著自己造,沒想到還鼓搗成功了。”
這次“鼓搗”動靜不大,卻驚動了西北工業大學。
高考前,這所老牌航空航天名校,主動上門找到梁紀秋,提出“只要夠基本分數線,直接上!”
1993年秋,梁紀秋進入該校火箭發動機專業。
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大學裏,梁紀秋沒有滿足於學火箭發動機,他把與火箭相關的各專業,全部系統學了一遍。良好知識儲備,為日後擔任總設計師打下了基礎。
1997年,分配到三江集團,梁紀秋遇到的卻是型號任務不飽滿。面對同學從深圳、上海發來的“召喚”,他有些動心。
大半年後,梁紀秋閒得發慌,開始在機房編程計算,鑽研固體衝壓發動機技術。一段時間後,收穫不小。“你居然在琢磨這個?”當時還在基地任副總設計師的劉石泉(現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偶然間發現了梁紀秋。幾次交談,劉石泉對這個小夥子有了印象。
梁紀秋回憶,當時沒離開,也是聽了劉石泉的話。“他勸我別著急,以後航天的任務會越來越多,有前景。”
認準方向,就不言悔。沒多久,新型號的預研工作啟動,梁紀秋跟隨老專家參與方案論證。思路開闊、屢有奇思妙想,他很快嶄露頭角。接下來的數年裏,總體設計一遇到“此路不通”的麻煩,他總是被推上前臺。
2003年,29歲的梁紀秋成為院裏最年輕的型號總設計師,領銜快舟火箭的研製。
打造航天發射領域的新寵——
把快舟做成一件口碑商品
“三、二、一,點火!”號令聲落,巨大的轟鳴聲中,白色的火箭拖著橘色火焰騰空而起。
2017年1月,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快舟火箭完成我國航天史上首次商業發射。
在手訂單金額達4億元、意向金額15億元,快舟已成為冉冉升起的商業航天新星。
研製之初,襁褓中的“快舟”,卻備受爭議。傳統觀念認為,固體火箭“只能用於武器裝備,不能用於發射衛星”。梁紀秋卻不這麼看,他研究發現,固體火箭發射快、精度高、成本低,早晚要成為航天發射領域的新寵。
論證過程困難重重,一些新概念、新技術,很多人不理解,僅論證會就開了50場。
梁紀秋冷靜對待,帶領團隊“苦幹+巧幹”,終於開花結果。2013年,我國首個固體機動小型運載火箭“快舟一號”火箭衝上雲霄,引發世界關注。
國際上,火箭首飛一般不帶衛星。即將發射的快舟11不僅要帶衛星,還將以“一箭六星”完成首飛。消息傳出,許多衛星公司找上門來,不惜自購保險,也要讓自己的衛星坐上快舟火箭。
在梁紀秋看來,性能好、價格優,這樣的口碑火箭就能贏得市場。“快舟很‘皮實’。”梁紀秋説,它不挑發射場,一塊籃球場大小的場地、一台發射車就能完成發射;不挑環境,室外溫度零下20多攝氏度、連續在雨中淋數小時也能發射。
快舟一號甲發射,一支100多人的試驗隊在發射場保障,完成發射前的各項系統測試工作,解決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快舟的目標是,將發射人員減少到10人以下。”梁紀秋説,將來為國際用戶提供發射服務,如果上百人的試驗隊在發射場呆一兩個月,成本根本控制不了,人員必須減少。
如何減?“關鍵是提升火箭性能,讓發射火箭像用手機一樣智慧、便捷。”為此,梁紀秋和團隊做了各種創新——
集成設計、自動檢測,讓火箭更聰明。梁紀秋打了個比方,好比買個新手機,手機廠家不可能送個測試儀或者安排測試人員上門服務,各項性能在出廠前已測試完畢。火箭也是一樣,出廠前測試好。到了發射場,電腦自動檢測能否發射,現場人員確認後摁下發射鍵就可以了。
比如,火箭尾部的關鍵部件柵格舵,過去需要4、5個人到現場手工安裝。到了快舟11,設計時就改為折疊式,工廠安裝好,現場只需要1個工作人員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