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聚焦湖北農民工求職:讓農民工無憂前行

2018-05-07 09:03:50|來源:人民日報|編輯:楊坤林|責編:孟慧

  原標題:湖北從解決生活難題、保證工資發放、放寬落戶政策入手讓農民工無憂前行(聚焦農民工求職③)

  今年30歲的程鋒,曾是湖北孝感大悟縣劉集鎮店崗村屈指可數的“留守”年輕人。為什麼不出去打工?家裏母親60多歲,長期患有胃病,還有一個聾啞的大伯需要照顧。兩個孩子大的6歲,小的才4歲。老的老,小的小,怎麼放心走?

  2018年3月初,武漢市組織“情係漢企直通車”赴大悟等地開展貧困人員勞務對接活動。聽説就在家門口,程鋒決定去“碰碰運氣”。最終他簽約富士康,做倉庫管理員。

  “每個月4000多元的工資,還有‘五險一金’,比原來在村裏務農、打打零工強多了。”程鋒説,“現在生活上有低保兜底,看病有新農合報銷,義務教育學雜費全免,村裏也對貧困戶採取了精準扶貧措施。老婆在家照顧老人孩子,我就安心出來打工了。”

  不久前,湖北第十四年開展促進、保障農民工就業創業的“春風行動”,通過組織現場求職招聘、開展勞務協作、提供就業創業培訓等多種形式,做好農民工尤其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創業服務。讓這些城市建設者更好地就業創業,首要就是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從“邊緣人”到“市民待遇”

  持有居住證的農民工可購房、考駕照、解決子女就學高考等問題

  今年52歲的劉正美,是恩施州利川市柏楊壩鎮人。19年前,由於和前夫感情不和,劉正美獨自帶著3個孩子從生活了30多年的武陵山脈中走出,來到武漢市青山區的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余家頭庫區工地上,做扣件保養、維修工作。一家四口人租住在工地附近一間10平方米不到的平房。

  “那時候,我辛苦工作一個月的工資是400多塊,租房和水電、買菜等日常開銷加起來差不多要300元,3個孩子的學費一個月要25元。再加上一些其他的開支,每個月基本沒什麼結余。”劉正美説,一家人都不敢生病,要是有感冒、發燒等小毛病,也拖著“等自己好”。

  由於收入不寬裕,加上那個時候外地戶籍無法在武漢參加中考,劉正美的3個孩子上到初中就輟學出去打工了。

  “劉正美”們面臨的住房、醫療、子女教育等難題,也是政府一直關心的問題。“這些年,我們不斷完善居住證管理辦法,符合規定、持有居住證的農民工可享受武漢‘市民待遇’,可在武漢購房、考駕照、解決子女就學問題、在武漢參加中考高考等。”武漢市人社局副局長徐良俊介紹,武漢不斷完善農民工權益保障機制,在就業創業、社會保險、職業技能培訓以及平等享受公共服務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幫助農民工們在建設這座城市的同時,也能享受到城市發展的紅利。

  2013年,在工地的統一協調下,劉正美和現在的丈夫杜春友搬到了新的夫妻房,相比過去矮小潮濕的老磚房,更加寬敞、明亮、乾淨。“雖然面積只有十幾平方米,但是兩個人住也綽綽有餘了。工地還有食堂、自助洗衣機房、網絡室,生活更加舒適和方便。”

  2014年,杜春友通過技能培訓,成為一名特種作業人員,收入增加不少。2016年,劉正美老毛病加重,回老家做了一場手術,通過新農合報銷了4000元醫療費用。同一年,公司與江夏紙坊三小簽訂了共建協議,幫助劉正美等工人的8個孩子解決了讀書問題,她的孫子從此不再留守老家。2017年,公司為劉正美辦理了新的居住證,她將享受到更多和武漢市民同等的待遇……

  從“打白條”到實名制管理

  應用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平臺,建立工資代管賬戶等,保障工資足額發放

  “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將於2019年10月在武漢舉行,有幸能參與運動會場館建設,親眼見證盛會舉辦,我感到十分光榮。”在武漢市江夏區柏木嶺村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運動員村項目上,今年45歲的鋼筋工胡世濤正在17樓屋面安裝綁扎鋼筋。

  胡世濤是黃岡市紅安縣人,曾經在河北、天津等地打工10多年。2010年,為了更好地照顧老人,也為了照顧剛上高中的大兒子和還在念小學的女兒,他回到湖北,在武漢的工地上打工。胡世濤的愛人因身體原因無法外出務工,只能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他的岳父岳母是宜昌點軍區土城鄉貧困戶,膝下兩個女兒都出嫁了,靠種植3畝橘子樹、橙樹過活,生活比較困難。兩家人全靠他每月9000元的工資支撐。

  “過去在外面打工,一些工地管理不規範,自己也不懂,從來不簽合同,一到年底‘白條橫行’。運氣差的,趕上老闆‘跑路’,一年的辛苦錢都沒了,那真是欲哭無淚。”胡世濤説。

  “我們全面應用了全國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平臺,建立工資代管賬戶、工資保證金制度等,保障工人們的工資足額發放。”軍運會運動員村項目黨支部副書記尹樂明介紹,每個工人初入工地都要進行實名登記,簽訂標準化合同,通過施工許可證、每月公示等措施,監督用人單位發放農民工工資以及落實意外傷害保險等基本保障。此外,每年底項目黨支部都要召開全體黨員大會,向工人代表了解工資發放情況,督促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公司還組織工地夜校等集中培訓,使每位農民工都有了一份培訓學習的“電子檔案”,既方便管理,也有利於農民工個人職業發展。

  工資足額發放,讓胡世濤的壓力大為減輕。而鄉里的一些保障措施,進一步免除了他在外的顧慮。“我岳父母家的老房子是危房,去年我在軍運城搶工的時候,村裏對房子進行了改造,讓二老住進了寬敞舒適的新房。”胡世濤説,二老年齡大了,村裏主動為他們聯繫勞動力,幫忙做些培育、採摘的工作。胡世濤在紅安老家那邊還有4畝地,都流轉給了村裏的農業合作社,每年有1200多元的分紅。

  從城鄉分割到城鄉融合

  建立健全城鄉均等的就業制度,放寬戶口遷移政策,健全農村留守人員關愛服務體系

  “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城鄉均等的就業制度,讓農民工更好地享受就業創業優惠政策和權益保障。”武漢市勞動就業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認為,近年來,武漢新型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民工數量已達240多萬人,成為湖北乃至中部地區重要的農民工輸入地之一。如何保障這些外來務工人員的權益並均等享受公共服務,成為武漢要解的必答題。

  “要以戶籍制度改革為突破口,逐步引導、落實農民工享受‘市民待遇’。”這位負責人説,以武漢為例,2017年,武漢進一步放寬戶口遷移政策,出臺了“積分入戶”辦法,明確符合條件的農民工可以申請登記武漢市常住戶口。將農民工納入住房保障範圍;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培訓農民工發放培訓補貼;為漢籍外出務工農民出資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等。2014年至2017年,武漢為漢籍外出務工農民累計投入保費2133萬元,賠付1331萬元,賠付比例約為62%。

  農民工輸出地也需要做好後方的保障工作。作為湖北的勞務輸出大市,孝感市常年有100多萬人在外務工。“2017年,全市農村從業人員為250.24萬人,其中外出農民工135.38萬人,佔了一半以上。”孝感市人社局局長馬榮華介紹,為此,孝感不斷健全農村留守人員關愛服務體系。

  2015年,孝感建立健全了留守兒童關愛工作責任制、“一人一檔一卡一責任人”制度、留守兒童監護人聯繫制度、教師與留守兒童談心制度。此外,孝感還積極開展農村“婦女之家”建設,幫助留守婦女解決生産、生活困難。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保障和改善“空巢老人”的服務及生活狀況。加強農村社會治安管理,充分發揮綜合服務設施關愛留守人員的功能。

  “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是解決農民工就業創業‘後顧之憂’的關鍵。”湖北省人社廳廳長肖菊華認為。近年來,湖北陸續出臺政策,加大對新産業和新業態的支持,建立完善求職補貼、培訓補貼、生活補助等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通過創新獎補方式,設立就業創業基金,擴大創業扶持、貸款項目等措施,支持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3年來,湖北共投入3億元,按以獎促建原則,加強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和信息化建設。9年來,累計投入3.7億元,扶持3.25萬個農家樂經營戶,帶動就業32.8萬人。

  《 人民日報 》( 2018年05月06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