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浪滾滾 武漢已有50人中暑
原標題:連日高溫我市已有50人中暑其中重症21例熱浪滾滾 武漢已有50人中暑暑期就醫高峰提前來臨 多家醫院“高溫病”門急診量急升
孩子發燒38.5℃以上,家長就要密切觀察,及時就醫 通訊員張祖國 攝
江城近日熱浪滾滾,26日,武漢首次發佈高溫橙色預警。記者昨日從多家醫院了解到,各家醫院門急診量節節攀升,其中中暑、腹瀉、空調病等“高溫病”尤其突出,暑期就醫高峰提前來臨。
中暑篇
熱射病頻襲
戶外作業農民工
據武漢市職業病防治院統計,截至6月27日,全市監測部門共報告中暑病例50起。其中輕症中暑29例,重症中暑21例,中暑發生年齡段以40-60歲為主,共30例。男性42例,女性8例。其中,重症中暑熱射病病例以戶外作業農民工居多。
烈日下暴曬
露天作業工人易患熱射病
53歲的龔師傅經營著一個施工隊,連日高溫下帶領工友在工地上奮戰。前天中午,正在烈日下工作的龔師傅突然四肢抽搐、全身痙攣、口吐白沫,工友急忙打120求救。經診斷,龔師傅為長時間暴曬引發的熱射病,屬於重度中暑,幸虧送醫及時,否則有生命危險,目前仍需留院觀察治療。
市職業病防治院公衛科黃忠科分析,熱射病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該病通常發生在夏季高溫同時伴有高濕的天氣,患者常常出現劇烈頭痛、頭暈、嘔吐、高熱、無汗、口乾、昏迷、呼吸衰竭等現象。導致熱射病的原因主要有兩種,太陽直射下長時間工作,且進食、進水少。如果不及時救治,其死亡率高達40%-50%。
專家提醒:高溫露天工作要掌握四個竅門:睡眠足、多飲水、避驕陽、備藥物。高溫工作者每天至少要有7-8個小時的睡眠;最好能補充含鹽飲料、直接喝淡鹽水或鹽茶水;露天作業儘量避開上午10點到下午4點;身邊一定要備有十滴水、人丹、風油精、藿香正氣水等防暑藥物,以防不時之需。
捨不得開空調
獨居老人頻頻室內中暑
家住漢口堤角78歲的劉爹爹,兒女都不在身邊,前天上午遛彎回家後,不顧室內高溫仍捨不得開空調,結果中暑暈倒,幸被鄰居及時發現送往醫院救治。
黃忠科透露,像劉爹爹這樣因捨不得開空調而中暑的老人,每年都有幾十例。由於老人的體溫調節功能低下,再加上皮膚排汗的能力不強,因此很容易中暑。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的慢性病病人,中暑幾率也高於常人,應當多注意補水,喝水量應比平常多1至2倍。肥胖者、兒童及孕産婦因為耐熱能力差,也易發生中暑。
專家提醒:中暑發生前一般都有先兆,如輕微頭暈、頭痛、耳鳴、眼花、口乾、乏力、噁心等。
中暑後“四字經”可化險為夷
當身邊人出現中暑症狀時,黃忠科建議用“四字經”:搬、擦、服、掐,儘快救治,並速將昏迷者送到正規醫院治療。
搬:迅速將患者搬到陰涼、通風的地方,使其平躺,用扇子或電扇為其扇風,解開其衣領褲帶,以利患者呼吸和散熱。
擦:用冷水或稀釋的酒精幫患者擦身,也可用冷水淋濕的毛巾或冰袋、冰塊放在患者頸部、腋窩或大腿根部腹股溝處等大動脈血管部位,幫助患者散熱。
服:感到不適時,及時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解暑藥,並多喝淡鹽水。
掐:如患者昏迷不醒,可用大拇指按壓患者人中、合谷等穴位。甦醒後的患者,必須在涼爽通風處靜臥休息,如果回到炎熱的環境,會引發更嚴重的後果。
記者伍偉 通訊員戴旭 郭冬梅
老人篇
高溫悶熱
心腦血管病高發
桑拿天老人更要“補水”
夏季是老人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尤其是在35℃以上的高溫天,心梗、腦卒中、高血壓、血栓易發。據多家醫院急診科統計,近日收治的心腦血管病患者又增加了兩成。
冠心病大爺出門走走頓覺胸悶
家住古田二路的錢大爺患有冠心病,入夏以來,他最受不了的就是午後的悶熱難當。前天傍晚他出門走走,室外高溫讓他汗流不止,只得回家。但回到空調房沒多久,錢大爺頓覺胸悶難受,家人趕緊將錢大爺送往附近的武漢市第四醫院。
市第四醫院心內科成忠主任介紹,天氣炎熱,人體體表血管不斷擴張,血液集于體表,心臟、大腦血液供應量不足,冠心病人很容易突發病情;由屋外進入空調房時,由於氣溫驟降,血管收縮,可導致血壓升高,從而使心腦血管疾病加重,甚至可引發高血壓危象。
其次,夏天出汗多,血液易黏稠,血黏度升高易形成血栓,還可以導致血糖升高。另外,夏夜天氣燥熱,睡眠品質往往不高,心腦血管患者也容易發病。如果發現血壓不穩或者頭暈、胸悶,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避免耽誤病情。
婆婆吹空調發燒3天成心衰
家住硚口崇仁路的74歲劉婆婆上週末下午出門買菜,熱得滿身大汗,回家後馬上進了空調房。到了晚上出現頭昏、咳嗽和低燒的症狀。第二天陳婆婆不僅發起了燒,咳嗽也越來越厲害。第三天一早出現心慌胸悶感覺,家人立即將她送到武漢市第四醫院。
“老人進出空調房一冷一熱,導致感冒未及時治療,加上本身患有基礎心臟疾病,引起了肺部感染誘發心衰。”該院心內科成忠主任介紹,目前經過抗炎、強心等對症治療後,心衰症狀明顯緩解。
高溫桑拿天切記補充足夠水分
在高溫環境下,老人容易出現情緒緊張、易煩躁、睡眠品質下降、飲食紊亂,體內激素水準的變化刺激血管收縮,也容易誘發血管病變。
專家提醒:高溫天心腦血管患者仍需遵循醫囑按時服藥,定期監測血壓的變化,保持良好的飲食起居習慣。另外高溫天氣下補充足夠的水分非常重要,可以幫助身體散熱,還能使血液的黏稠度下降,降低心腦血管病發的危險。而一般早上人體內的血液比較濃稠,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的高峰期,因此,老年人晨練時不宜做太過劇烈的運動。記者伍偉 通訊員荊彤
腸胃篇
爽了嘴巴苦了胃腸
急性腸胃病患者翻數倍
27日,記者從武漢多家醫院急診、腸道門診和消化內科了解到,天氣一熱,急性胃腸炎患者驟增。最近一週,武漢市第一醫院腸道門診量翻番,最多時一天接診了近百例拉肚子的市民,八成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
消夜引發急性腸胃炎休克
45歲的趙先生是公交車司機,每天晚上10點多下班後就和同事去大排檔喝啤酒擼串。26日晚,2盆小龍蝦,5瓶冰啤酒下肚,趙先生的胃有些隱痛。回到家,肚子越痛越厲害,3個小時拉了20多次。淩晨兩點,已經虛脫的趙先生暈倒在廁所。家人趕緊打120把他送到市一醫院急診科。“到醫院時渾身濕冷,血壓只有80/50mmHg,心率達到140,典型的休克症狀。”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劉霖趕緊搶救,經過緊急補液、升血壓、抗感染治療後,趙先生才慢慢醒了過來。
吃了冰箱裏的紅燒肉又吐又拉
6月25日下午,一位60多歲的阿姨被家人扶進診室。週末兒女回家吃飯,陳阿姨張羅了一大桌菜。沒吃完的紅燒肉放進冰箱,之後她連吃了兩天,突然開始拉肚子,一連拉了十幾次,晚上還發燒到38.6℃。“肯定是那碗紅燒肉吃壞了。”經過兩天的補液抗感染治療才恢復過來。
消化內科主任賈業貴説,“以前夏天拉肚子的多是老年人,現在則年輕人已經成了主力軍”。從天氣炎熱的戶外突然進入空調房,在空調房裏久呆,或是猛地灌冰飲料、吃冰凍西瓜,都容易讓腸道受涼痙攣出現腹瀉。
上吐下瀉
七成是“冰箱性腸炎”
武漢市普仁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方向明説,每年夏天門診中那些上吐下瀉的急性胃腸炎患者,超過七成與冰箱有關,不是吃了放冰箱太久的食物,就是喝了太多的冰鎮飲料等。
專家提醒:從冰箱裏拿出的飯菜千萬不要直接入口,一定要煮熟煮透後再吃,葉類蔬菜、海鮮、半生不熟的雞蛋,最好別過夜。冰凍飲料放置接近常溫後再喝。不要長時間呆在空調房,睡覺時溫度開到27℃為宜,蓋上毛巾被。
記者劉璇 通訊員雷榮浩 羅瑤 姜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