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全國首家省級人類遺傳資源庫落地武漢

2018-07-05 10:45:15|來源:武漢晚報|編輯:蘇喜茹|責編:葛寧遠

  原標題:全國首家省級人類遺傳資源庫落地武漢可保藏300萬份人類樣本 成功提取中國人三大癌種“原代細胞”

全國首家省級人類遺傳資源庫落地武漢

整個保藏中心遍佈液氮罐

全國首家省級人類遺傳資源庫落地武漢 

工作人員把分離好的樣本放入程式冷凍操作臺降溫

  5月15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獲批成立“湖北省人類遺傳資源保藏中心”,這也成為全國第一個省級人類遺傳資源庫。中心一期保藏容量可達300萬份,將為多發惡性腫瘤、特色病、罕見病的科學研究和臨床診治提供高品質、大數量的人類樣本。

  保藏中心收藏的樣本有哪些?“入庫”前要經過哪些處理?“入庫”後保存在什麼樣的環境下?記者日前進入“湖北省人類遺傳資源保藏中心”進行探訪。

  首家省級人類遺傳資源庫落地武漢

  “湖北省人類遺傳資源保藏中心”一期位於武大醫學部雙湖實驗樓負一樓,今年5月15日正式獲得批文,成為全國首家省級人類遺傳資源保藏中心。

  “保藏中心”保存了哪些“藏品”?執行主任肖宇研究員介紹,中心由幹庫、濕庫、活庫三大部分組成。其中“濕庫”佔地面積最大,存儲的是實體樣本,包括組織、血、尿、腦脊液等。比如切下來的腫瘤組織,過去除做病檢以外就當作醫療垃圾丟掉了,現在會留存一部分用於科學研究——這其實是極其珍貴的研究資源。

  “幹庫”則類似于一間計算機機房,保存的是與實體樣本對應的信息。通過數據庫平臺可以清晰地追溯到實體樣本何時、何地採集于哪一位患者,以及該患者的檢查、治療及隨訪情況。

  “活庫”通過技術手段,對患者腫瘤組織中的“原代細胞”進行分離、培養,得到每例患者特異的腫瘤細胞,可以據此篩選出敏感的抗腫瘤藥物。

  肖宇介紹,一些大型三甲醫院會設立醫院級別的樣本庫,以配合臨床和科研使用,但由於樣本數量有限,存儲不規範,尤其是樣本對應的信息收集不全,這些小型樣本庫很難滿足大型科研項目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湖北省人類遺傳資源保藏中心”由中南醫院王行環院長牽頭成立,不僅要標準化收集、處理、存儲、應用樣本,更要標準化收集、記錄樣本捐贈者的治療及隨訪信息。

  目前保藏中心一期建面440平方米,可容納300萬份樣本,二期規劃“擴容”到1800平方米,三期則規劃建在光谷,達到“一用一備”,以抵禦戰爭或重大自然災害造成破壞。

  “濕庫”珍藏11萬份人類樣本

  穿過保藏中心辦公區,即可刷卡進入“濕庫”。

  “由於濕庫用到大量液氮,一旦泄漏就會發生缺氧,工作人員可通過設在庫區各處的氧監控系統判斷裏面是否有危險”。保藏中心工作人員周宗寧介紹,21%是氧氣含量的正常標準,低於19%系統就會報警。樣本庫在設計時就規劃了專用的通風系統,可以及時糾正這種缺氧狀態。

  進入“濕庫”,映入眼簾的是一台充滿科技感的“程式冷凍降溫儀”和26個一人高的大型液氮罐。周宗寧介紹,從臨床收集的各種組織樣本,是裝在低溫轉運箱中送進來的,而樣本的長期儲存應在接近零下196℃的超低溫環境,因此所有樣本入庫前都要經過二次降溫。“程式冷凍降溫儀”可設定溫度曲線,令樣本逐步降溫,避免極速冷凍對細胞活性造成破壞。

  完成降溫後,樣本被規整地放進有著15層“抽屜”的提桶中,置入液氮罐中長期保存。記者看到,一個液氮罐上的儀錶顯示,該液氮罐頂部溫度為零下182.6℃,底部為零下193.5℃,週邊環境溫度為26℃。在液位低於一定標準時,設在地面上的液氮塔,可通過管網向液氮罐內自動補充液氮。

  周宗寧介紹,目前保藏中心共存儲了11萬份樣本,在信息系統裏輸入關鍵詞,可以清晰地檢索出樣本所在位置。比如“N05—01—08”顯示,樣本位於05號液氮罐、01分區、08提桶。

  “活庫”成功提取三大癌種“原代細胞”

  “活庫”是一間配備各種精密儀器的實驗室,主要任務是對患者組織中的“原代細胞”進行分離、培養、提純。

  保藏中心執行主任肖宇解釋,“原代細胞”指從患者組織裏提取的第一代細胞,它不僅廣泛應用於分子、細胞生物學和生物醫學基礎研究,還可應用於生物醫藥産業如藥物篩選、藥物代謝和毒理研究、癌症藥物的研究等。然而,原代細胞獲取不易,十分珍貴,目前研究使用的絕大多數都是經過培養的傳代細胞係。

  例如,1951年,科學家從一位美國宮頸癌患者的腫瘤組織中,培養出第一個人類細胞係“Hela”,並被國內外實驗室廣泛使用。其中最受人矚目的成果包括,一名德國科學家利用“Hela”細胞證實了宮頸癌是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導致,並因此獲得諾貝爾獎。

  在“湖北省人類遺傳資源保藏中心”成立後,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膀胱癌、肺癌、前列腺癌原代細胞陸續提取成功。那麼,提取“原代細胞”和使用源自外國人的“細胞係”到底有何區別?肖宇指出,細胞係經多次培養後就會失去原有的生物信息,並且由於人種差異的存在,基於外國人細胞係的研究價值更是打了一個折扣。

  他表示,中國藥品研發滯後美國50年,正是由於基礎研究薄弱。以肺癌為例,一些在國外應用很好的抗癌藥,到了中國就會“水土不服”,很可能是因為導致肺癌的原癌基因不同。提取出中國人自己的“原代細胞”,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也是“活庫”的重要職能。

  患者對“樣本入庫”接受度不高

  依託于“湖北省人類遺傳資源保藏中心”進行的各項科學研究,可以給普通百姓帶來哪些實際的利好?

  肖宇舉例説明,膀胱癌部分類型容易向肌層浸潤,另一些類型則局限于淺表,兩種類型的治療方法大不相同,但目前卻沒有任何一項檢查可以事先區分,只能在手術中取部分腫瘤組織做病檢。從去年開始,研究者做了幾百例患者的對照試驗,從中摸索出一些規律,累計發表了20篇SCI論文,並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旦項目取得突破,患者驗尿即可明確屬於哪一種膀胱癌類型,從而有針對性地選擇治療方案。

  肖宇介紹,腫瘤目前是保藏中心收藏的重點,尤其是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和腦膠質瘤樣本等,多是近年來國內發病率快速上升或研究進展緩慢的腫瘤類型。樣本庫配備了十多名專職科研人員從事研究工作,還有多個科室的臨床醫生參與其中。

  保藏中心每收集一份樣本,都需要徵求患者本人同意,並簽署“知情同意書”。令人遺憾的是,患者對自己的樣本“入庫”接受度不高。肖宇透露,中心經常組織工作人員到臨床科室去宣講,理想的情況下每100個病人入院,約50人同意樣本入庫,差的情況下則只有幾個人同意。

  文/記者武葉 通訊員高翔 楊麗麗 圖/記者胡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