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改革開放40年的探索與思考:奮力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
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湖北,兩次都對湖北的改革發展寄予殷切期望。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回顧總結湖北40年改革發展歷程,將有力推動湖北在新的征程上進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中國最大的國情就是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産黨領導”。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40年實踐昭示,正是因為黨的堅強領導和正確引領,湖北與全國人民一道,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
40年成就輝煌、經驗可貴,仍需勇毅篤行、接續奮鬥,繼續發揚“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奮鬥精神,強化“敢為人先,一鳴驚人”的創新意識,秉持“大象無形,有容乃大”的開放氣度,大膽開拓創新,推動改革發展,加強合作共贏,實現開放發展,為湖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而努力奮鬥。
改革開放是黨領導人民深刻改變中國、深刻影響世界的第二次革命。習近平總書記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湖北,兩次都對湖北的改革發展寄予殷切期望。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回顧總結湖北40年改革發展歷程,將有力推動湖北在新的征程上進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40年來,湖北全省人民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題,秉承將改革進行到底的精神,實現湖北發展,並通過自身發展為中國改革開放進步貢獻力量。湖北改革開放40年實踐證明,只有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目標。
一、湖北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蓬勃生機
40年改革開放,深刻改變湖北面貌。改革開放推動湖北跨上後工業化新臺階。湖北地區生産總值,1978年151億元,2017年達到3.65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了50.7倍,實現年均增長10.6%。尤其是近些年來,湖北經濟社會發展進入快速上升通道,經濟實力步步高升。2011年,湖北地區生産總值進入全國第10位,邁入第一方陣,此後逐年進位,2017年位居全國第7位。
40年改革開放,不斷助推湖北創新發展。改革之初,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奠定湖北改革創新發展根基。沙市改革開啟全國城市改革先河,對內搞活打造“天下第一街”漢正街,恢復武漢關對外口岸,引入中國第一個“洋廠長”格裏希等,實現撥亂反正、改革發展歷史性轉折。武漢城市圈成為全國“兩型”改革龍頭,東湖高新示範區引領創新驅動,鄂州綜合改革示範著力深化改革,中國(湖北)自貿區打造內陸開放新標杆等,湖北不負重托,開啟“建成支點、走在前列”新征程。2006年,湖北千億元産業僅有1個,2016年就已發展到17個。2017年,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達到5900億元,比“十二五”翻了一番。1992年産業結構呈現“二三一”格局(27.84:40.85:31.31),2017年三産業佔比為10.3:44.5:45.2,第三産業日益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
40年改革開放,極大提升湖北人民生活水準。1978年,湖北城鎮化水準僅為15.1%,城鎮人口僅有690萬,2017年城鎮化達到59.3%,城鎮人口達到3499萬人,城鎮吸納就業能力不斷增強。人民收入大幅提高。2017年,湖北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57元,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89元,是1978年的91.11倍;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12元,是1978年的124.97倍。人民生活由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並向全面小康邁進。社會建設向縱深推進。義務教育初步實現縣域基本均衡,城鄉免費義務教育政策全面落實。醫療衛生服務水準大幅度提高。1978年,湖北省衛生機構5940個,衛生技術人員17.84萬人,2017年,湖北省醫療衛生機構達到36349家,衛生計生人員達到51萬人。社會保障日益健全。2017年,湖北省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1546.6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2260.1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1018.9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4606.3萬人,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成。
40年改革開放,全方位塑造湖北形象。湖北經濟社會建設進入新階段。“湖北群星”熠熠生輝,吳天祥、王爭艷、孫東林等“全國道德模範”在平凡崗位上,釋放人性與道德的光輝,引領崇德守信、助人為樂的社會風尚。“文藝鄂軍”名震全國,辛亥首義、巴楚文化、炎帝神農故里等文化品牌不斷涌現。“陽光立法”普照荊楚大地,城鄉基層自治大力推進。在全國率先推行“陽光編制”,出臺《湖北省行政權力清單管理辦法》,成為全國行政審批事項最少省份之一。實施“生態立省”戰略,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國家低碳城市試點逐步展開,生態長江建設掀起高潮,“綠滿荊楚”行動持續推進。政治生態建設展現新氣象。廣大黨員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識明顯增強,各級幹部實事求是、密切聯繫群眾、依法辦事作風明顯改進,各級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明顯提高,形成政通人和、風清氣正、共謀發展的良好局面。
40年湖北的實踐探索與輝煌成就,充分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二、深刻總結湖北改革開放經驗,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鮮明特徵
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最大的國情就是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産黨領導”。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40年實踐昭示,正是因為黨的堅強領導和正確引領,湖北與全國人民一道,走上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切實把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到各項工作中去,並使之落地生根。不斷提高各級黨委領導能力和執政本領,在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問題中立於不敗之地。持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建設品質,營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確保黨始終成為湖北現代化建設的時代先鋒。
始終堅持改革開放不停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改革開放不停步,續寫新的篇章”。歷屆湖北省委省政府積極推進思想解放、改革創新,創造多個改革開放全國第一;迎來長江經濟帶建設、中部崛起、武漢城市圈“兩型試驗區”、中國(湖北)自貿區等發展空間,增強持續發展活力。堅持改革開放創新互促互動,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加快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繼續夯實發展基礎,緊抓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以開放為引領,以創新為動力,讓改革開放這條強省之路推動湖北進入更加寬廣的天地。
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發展理念不是憑空得來的,是我們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也是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40年實踐證明,發展必須是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科學發展。近年來,全省緊緊圍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時提出的“四個著力”“四個切實”要求,把思想認識從傳統發展理念桎梏中解放出來,用新發展理念指導湖北實踐,實現全省經濟穩中有進、進中向好,不斷開拓科學發展新境界。
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做到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各級黨委政府堅持問政於民,發揮人民主體作用,回應人民群眾關切,讓改革開放成為五千多萬湖北人民自己的事業,讓改革發展成就充分惠及全體湖北人民。2004年以來,政府工作報告連續擬定若干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民生事項,作為湖北省政府十件實事列為當年工作重點,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始終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反對主觀主義、教條主義、形式主義,防止空對空、兩張皮”。歷屆湖北省委省政府把中央精神與湖北實際緊密結合,創造性開展工作,先後提出“翻兩番”“三步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實施“中部崛起”“走在中西部前列”“構建促進中部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建成支點,走在前列”等重大戰略;全面展開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推動行政管理體制、司法體制、紀檢體制等改革走在全國前列,改革督察落實機制創新得到黨中央肯定;出臺光谷“開放十條”“吸引外資21條”等,堅定不移探索湖北特色改革開放道路。
三、爭做改革開放促進派和實干家,開拓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廣闊前景
推進機制體制創新,加快樹立改革開放新標杆。堅決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堅戰,為加快湖北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任務,推進供給端和需求端協同發力,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提高全要素生産率。深化戶籍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優化融資結構,改進政府債務管理,助推轉型升級。加快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推進“行政效能革命”,深化“放管服”改革,圍繞“只跑一次”,打造“一枚印章管審批”體系。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打造“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投資環境最優”政務生態系統,服務好企業和群眾。
推動高品質高水準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強省。堅持把推動高品質發展作為根本要求,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經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實現質的提升,把湖北建成發展水準高、産業體系優、創新能力強、開放程度深、市場機制活、協調發展好的現代化經濟強省。緊盯新興産業、環境保護、民生改善、重大基礎設施等領域,抓好項目謀劃,增強經濟發展後勁。加快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建成全國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加快實施“萬企萬億技改工程”,建成在全國乃至全球有競爭力的20個以上千億元産業集群。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與材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數字創意等戰略性新興産業成為新的支柱産業。
強化創新驅動理念,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省份。堅持把創新擺在全局發展核心位置,構建湖北特色區域創新體系,發揮創新在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支持武漢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和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建成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産業創新中心。加快推進“創新示範區”建設,激發創新內生動力,健全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和激勵機制,讓創新資源充分涌流。強化科技同經濟對接、創新成果同産業對接、創新項目同現實生産力對接、研發人員創新勞動同其收益對接,把創新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産業活動,讓創新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增強文化軟實力,加快建成中部文化強省。深入學習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大力宣傳中國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湖北的成功實踐。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發展荊楚文化,努力弘揚紅色文化,推進新型智庫建設。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培育湖北精神,凝聚湖北力量。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實施文藝精品創作工程,培養名師大家,構建文藝創作“高峰”。創新文化産業發展支撐平臺,推動文化産業成為支柱産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培育對外文化交流品牌,擴大荊楚文化影響力。
大力提升對外開放水準,加快構建內陸開放新高地。實施開放先導戰略,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準。探索“走出去”新路徑,創新“一帶一路”建設境外産業和經貿合作新模式,加快推進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融合發展。打造“引進來”新優勢,構建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加快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等建設。高水準打造華創會等開放合作平臺,堅持引資引技引智並舉。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中國(湖北)自貿區建設為突破口,在投資自由化、貿易便利化、監管法治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複製推廣帶動湖北全面開放發展的鮮活經驗。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40年成就輝煌、經驗可貴,仍需勇毅篤行、接續奮鬥,繼續發揚“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奮鬥精神,強化“敢為人先,一鳴驚人”的創新意識,秉持“大象無形,有容乃大”的開放氣度,大膽開拓創新,推動改革發展,加強合作共贏,實現開放發展,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譜寫新時代湖北高品質發展新篇章而努力奮鬥。(作者袁北星、黃家順係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湖北省社科院分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