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協和 投鉅資 留人才 臨空港三級醫療網讓患者回巢就醫
9月10日,武漢臨空港經開區(東西湖區)走馬嶺街道衛生院內,70歲的新溝農場居民蔡德坤為醫生阮晶送來一面錦旗:“針刀治百病,德高普眾生”。
老人説,自己務農一生,腰椎間盤突出嚴重,在武漢市各大醫院奔波多年均不見好,“沒想到阮醫生用小針刀一扎,居然好了!”
2018年以來,武漢臨空港經開區以頂層設計、加大投入、體制創新為抓手,引入協和醫院打造醫療“龍頭”,實施績效改革激活基層醫務人員積極性,構建起三級醫療網絡,使越來越多像蔡德坤這樣的居民就醫不出區,免受奔波之苦。
打破“大鍋飯”基層名醫重拾小針刀
阮晶是走馬嶺衛生院中醫科主治醫師,10多年前利用空余時間自學小針刀,對治療頸肩腰腿痛等疑難病頗有一套。
她説,小針刀治病立竿見影,但有一定風險,以前衛生院“吃大鍋飯”,最怕醫療事故,院方要求其不能用刀,只能推拿按摩。苦學多年的醫術沒有用武之地,令她十分消沉,每年收治病人僅三四十名,“病情稍微複雜一點的病人就推薦去大醫院。”
2018年1月,臨空港經開區在武漢市率先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制度改革,劃撥600萬元專項經費,按照每人每年1.2萬元的標準增加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的績效工資總量,並將績效分配權下放給街道衛生院院長。
走馬嶺街道衛生院新任院長蔣紅平介紹,該院按照“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優績優酬”原則,將管理層、醫生、護士的績效工資與常規工作考核、醫德醫風及工作品質掛鉤。蔣紅平鼓勵阮晶重拾小針刀,她大膽探索,在小針刀領域孜孜以求,幫不少前來求診的患者解除病痛,口口相傳吸引了孝感、仙桃等地病人慕名而來。
現在阮晶每月收治病患七八十人,月收入增長了一兩千元,“錢雖不多,但對我的付出是一種肯定。”如今,阮晶獲評“湖北省鄉鎮名醫”稱號,走馬嶺衛生院還成立了國醫堂小針刀特色科室。
引入“協和係”建起漢口醫療新高地
作為由近郊區發展而來的開發區,臨空港醫療“缺龍頭”。2017年前,全區唯一一家三級綜合醫院——東西湖區人民醫院部分科室床位利用率達200%,就醫環境、醫療水準、硬體設施仍屬區縣水準,難與國家級開發區的地位相匹配,居民得了急病、重病只能往中心城區跑,飽受奔波之苦。
2017年12月,臨空港經開區將區人民醫院託管給協和醫院,由協和醫院派駐專家任區人民醫院院長、副院長,帶領管理團隊和技術團隊全面進駐,負責東西湖區人民醫院的行政管理、人事調配、運營決策和學科建設,極大提升了區醫院的醫療水準。該區醫院將力爭到2019年建成學科建設均衡、專科特色明顯、技術水準一流的三級乙等醫院。
硬體方面,該區投資16億元建設區人民醫院新大樓,投資18億元建設協和醫院金銀湖國際院區,今明兩年將陸續投用。兩家“協和係”醫院扎堆,將使臨空港成為漢口地區優質醫療資源集中的區域之一,居民足不出區即可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完善醫療網區內患者不再“東南飛”
臨空港經開區衛計委主要負責人介紹,建立多級聯動機制、破解分級診療難點是全國醫改的大方向,臨空港也進行了大量探索。
為留住基層人才,該區在不突破編制總量的情況下,將衛生院的編制統一管理、打通使用、定期調整,盤活基層人才流動機制,還通過購買服務用工方式,引入基層醫務人員300余名;每年拿出100萬元對進入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的新晉人員給予每月1500元至2000元的專項補貼,並適當提高偏遠地區衛生院醫務人員待遇。
為健全醫療網絡,該區將綜合實力較強的將軍路衛生院、走馬嶺街中心衛生院升級為東西湖區第二、第三人民醫院,擬將區人民醫院老院區改造為吳家山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區婦幼保健院,並投資1800萬元,分兩年建設集醫療服務、公共衛生、醫療保障、藥品管理、計劃生育、綜合管理等功能于一體的區域健康信息體系,實現“互聯網+基層醫療”。
通過搭建“協和醫院—區人民醫院—街道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三級醫聯體網絡,目前臨空港經開區基層首診率已突破90%,患者回流明顯,2018年1月至6月,全區醫療人次29.06萬人,同比增長13.91%,出院人次4370人,同比增加5.44%。(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成熔興 通訊員 宋亮 趙禮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