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區稅務局:一個最忙稅務局的苦與樂
湖北省眾多縣市區稅務局,最忙的是哪個?
答案是武昌區稅務局。
從局長到辦稅員,400多人的團隊,服務轄區內8.7萬戶納稅人,平均每人服務217.5戶。這還不是全部,因為地處武漢中心城區,又緊鄰螃蟹岬地鐵站,交通便利,納稅業務同城通辦後,附近其他轄區的納稅人也習慣到這裡來辦稅。
8月,國、地合併後掛牌武昌區稅務局的首個徵期,據不完全統計,該局辦稅服務廳當月辦稅超過10萬筆,服務納稅人超過1.4萬人次。
巨大的窗口服務量,複雜的納稅群體,導致投訴在所難免。對待投訴,有人視為空氣,無動於衷;有人當作洪水野獸,懼怕不已;還有人視之為鏡子、鞭子,不斷鞭策完善自身。武昌區稅務局是如何對待投訴的?
從一次投訴到一次表揚
史帶財産保險湖北分公司是武昌區招商引資重點項目。2018年,武漢市營商環境專項巡查組專程走訪時,該公司反映由於當時的武昌區國稅局服務窗口在辦理稅控盤時出錯,導致該公司推遲一個月才啟動業務。對此,巡查組要求武昌稅務局限期回復。
事情是這樣的:此前,該公司辦稅人在金稅發行窗口辦理髮票發行時,只遞交了電子發票的《納稅人領用發票票種核定表》,未遞交增值稅專用發票核定表,窗口人員因此只做了電子發票的發行,導致該公司寄往上海總部的稅控盤中沒有增值稅專用發票信息而被退回。
調查至此,投訴其實是個誤會。但武昌稅務局沒有就此止步。
武昌區稅務局局長張毅平反思道,如果窗口人員在納稅人辦稅時多問一句,或者辦稅流程上再簡化一些,就可以杜絕類似事件發生。
該局立即對窗口和表單進行整合,將文書受理、金稅發行、發票領用三類窗口業務整合為一窗辦理,同時簡化表單,簡化辦稅流程,納稅人可以在一個窗口辦結多項業務,確保不再出現辦業務需多個窗口流轉的問題。事後,武漢市營商環境專項巡查組對此進行通報表彰。“每一次投訴,都是一面鏡子,常思己過,才能精益求精。”張毅平説。
納稅廳裏的“專家號”
拿不準的疑難雜症,挂個“專家門診”。走進武昌區稅務局辦稅大廳,“專家服務窗口”的牌子非常醒目。該窗口由區局業務科室骨幹成員組成,常駐辦稅服務廳,納稅人在辦稅過程中遇到難點、疑點問題,可隨時免費諮詢。
投訴,是根長長的鞭子,讓武昌稅務人不敢有絲毫懈怠。“服務無止境。我們學習了醫院、銀行,以及一些服務型企業的好經驗,完善辦稅服務,針對不同納稅主體的需求,推出了個性化服務,力求做到‘始於納稅人需求,終於納稅人滿意’。”張毅平表示。
辦稅服務大廳內,升級導稅預審服務,為避免新辦納稅人多頭問,多頭跑,該局推出新戶套餐服務,實行一窗受理、一表集成、一次出件,最大限度方便納稅人辦理業務。
對於一般或零散稅源戶,該局提出在轄區內13個街道打造A級稅務服務站,從稅務服務站這一最基層的“神經末梢”著手,讓28000余戶個體工商戶和街道群眾在家門口就可辦理業務。
對於重點稅源戶,該局推出“一對一”、上門輔導等措施,提供定制服務。重點企業武船重工是該轄區徵收環保稅的唯一企業,環保稅開徵後,稅務局組織辦稅人員上門幫助籌劃稅收,引導企業加大環保治理,實現企業受惠和綠色發展的雙贏。
內強素質才能外樹形象
24年的國地稅分隔,造成了原國地稅人員互不熟悉、業務互不掌握的問題。國地稅合併後,從“一廳通辦”到“一窗通辦”的跨越,對臨櫃辦稅人員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目前,一個綜合窗口可辦理200多項業務,也就意味著每個窗口辦稅人員要掌握並熟練操作200多項業務。”武昌區稅務局徵收分局局長彭俊説,服務大廳工作人員平均年齡30歲左右,改革後業務繁雜,導致他們在工作初期倍感壓力。
該局堅持“每天自主學、每週集中學、每月一考核”模式,採取老帶新、結對幫扶、崗位互派、試卷互測等方式,充分借助辦稅服務廳晨會、小組會、專題課堂等平臺,幫助他們熟悉業務流程;組織業務培訓,了解相關業務調整。
同時,區局開展“雙評議”工作,進一步自我加壓,轉變工作作風,優化納稅服務,真正實現“門好進、臉好看、事好辦”。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該局辦稅服務廳副主任鮑莉表示,前8月,該局收到納稅人表揚信325封,納稅人一面面“為人民服務盡心盡職”的錦旗,讓辦稅員所有的苦與累都甘之如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張茜見習記者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