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千億産業扛鼎經濟大市——宜昌産業發展探索
圖為:宜昌經緯紡機有限公司生産車間
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鋼琴之城……這一個個含金量十足的榮譽,都顯示出宜昌獨特魅力,猶如此間青山綠水,令人嚮往,但宜昌的驕傲並不止於此,從2012年至2017年,宜昌以每年實現一個千億産業的速度,相繼實現了精細化工、食品生物醫藥、先進裝備製造、現代物流以及文化旅遊五大産業突破千億級,改革開放40週年奠定的堅實基礎,如今創造了令人矚目的“宜昌速度”。
2018年前三季度,這批千億産業依然延續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生物醫藥、裝備製造、新材料等新興産業産值,佔宜昌市規上工業總産值比重達到38.4%,同比提升1.4個百分點,産值同比增長20%,高於宜昌市平均增速4.5個百分點。高新技術製造業産值同比增長23.7%,高於宜昌市平均水準8.2個百分點。宜昌市旅遊人數、旅遊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7.58%、20.16%。
敢動刀 倒逼産業轉型升級
近兩年來,宜昌真刀真槍抓生態、不等不拖謀轉型,“關、轉、搬”毅然向“化工圍江”宣戰!
截止到2018年9月,宜昌已關停29家化工企業,計劃改造升級的57家企業,有17家企業開工技改項目37個,其他企業正在進行技改項目設計論證或已完成技改項目,正在申請環保安全達標驗收。按絕不搞物理空間簡單遷移的原則,計劃搬遷入園的36家企業已完成搬遷2家、啟動搬遷13家。計劃轉産的7家企業,目前已完成2家。
拿“吃飯産業”開刀,帶來的陣痛是明顯的,但“清零”背後不是對化工企業一關了之、一搬了之,而是引導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向高精尖、向綠色循環發展。“‘關’是為了轉,實現高品質發展是硬道理。”宜昌市市長張家勝説。
宜昌相繼出臺化工企業搬遷入園配套政策、化工産業綠色發展規劃,制定化工企業項目入園指南和負面清單,引導支持化工産業向高端化、精細化、綠色化發展。
另外,宜昌市政府安排了3年5個億的化工産業專項資金、30億元的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基金、2000萬元磷石膏綜合利用專項資金,2018年上半年,宜昌化工産業技改投資項目總投資同比增長60.6%,完成投資同比增長41.7%,並制定配套政策,解決企業搬遷後顧之憂。
大盤敲定,好戲連臺!
通過循環化改造,興發集團新建有機硅、草甘膦、燒鹼等項目,讓所有産品封閉循環,實現“化工無廢料”;華陽化工拿到了宜都化工園的“入園證”,投入近千萬元實施技術改造,成功研發出紫外線吸收劑的高端産品,訂單不斷;開元化工精細化工産能搬遷到姚家港化工園,引進中南大學三元鋰電池正極材料項目,延伸産業鏈條;枝江金潤源集團採用混合所有制形式投入正極材料項目;江宸新能源創新産業鏈,打造華中地區最大的鋰電池生産基地……
2017年,宜昌化工産值佔工業比重由2016年的30.6%下降到19.8%,精細化工佔化工産值比重提高到30.2%。預計到2020年,宜昌市化工産業專項整治及轉型升級任務基本完成,精細化工産值佔化工産業的比重將提高到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