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鑿出脫貧路——記湖北建始縣店子坪村支書王光國
圖為王光國(左)帶領村民們絕壁修路。楊順丕攝(人民視覺)
走進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店子坪村,乾淨寬敞的水泥路、別具特色的漂亮民居、成片的獼猴桃林……宛如現代版的世外桃源。不遠處的山間,一條盤山公路蜿蜒曲折,沿著陡峭險峻的山脈邊緣一直延伸向遠方。今年47歲的王光國站在村口,望著路上來往的車輛,思緒萬千。
發揚“愚公”精神,絕壁鑿出通村公路
“左有石柱河,右有洋芋河,前面梯子河,後面大山坡,祖祖輩輩肩挑背馱像駱駝!”一首民謠,道出了店子坪村民曾經的無奈。這裡位於武陵山區腹地,平均海拔1200多米,四面是峭壁和深谷。多少年以來,一條“挂”在絕壁上的古鹽道,是村民們外出趕集、就醫、打工的唯一齣路。不知多少人失足葬身深谷之中。閉塞的交通,也阻隔了店子坪人脫貧的腳步。
“路難走,咱就自己修一條公路!”2005年,已當選村黨支部書記的王光國語出驚人。沒錢,沒勞力,就憑村裏大半留守老人和小孩,怎麼修?很多村民搖頭。但王光國決心堅定:“5年修不好,就修10年、20年。”他把自家養的7頭牲口全都賣了,把錢捐出作為啟動資金。在他的再三動員和堅持之下,村民們終於被打動,紛紛捐錢捐物,參加修路。
當年臘月初九,隨著轟隆一聲震天響的炸山炮,店子坪人開始了鑿山開路的浩大工程。70多歲的老人,背著小孩上工的婦女,能幹活的都來了。村民們背著乾糧與工具,冒著呼嘯的寒風,蹚過咆哮的洋芋河,攀上陡峭的懸崖。
他們腰繫繩索,挖山前行,一錘錘打下炮眼,把石頭一塊塊撬開搬走。寒來暑往,肩挑背扛。
洋芋河左岸,一條“毛公路”延伸到了村外,店子坪村回蕩起了摩托車的喇叭聲!
但王光國並不滿足,他想修一條可供汽車進出的硬化公路,這需要投入200多萬元,對於窮困的店子坪村,實在是一個天文數字。
轉機很快到來。店子坪村“愚公移山”的故事傳到了大山外面,各級政府部門紛紛伸出援手。2011年8月,專業施工隊開始進場施工。2014年5月,店子坪村至高坪鎮全長11.7公里的斷頭路打通並全部硬化完成,洋芋河上一座跨河大橋拔地而起,村民出行難的問題終於解決了。
打出“愚公”品牌,帶領村民脫貧
路通了,但店子坪村還有60%的貧困戶,如何搬走貧困這座壓在店子坪祖祖輩輩頭上的“大山”?
“店子坪大部分地方是山地,人均耕地少,包谷、洋芋、紅苕等種田‘老三樣’只能混個溫飽,必須選擇高附加值的農産品才能儘快脫貧。”王光國提出。
他組織村幹部、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反復討論後決定發展獼猴桃、魔芋、烤煙“新三樣”,還向上級農業部門爭取到一批免費的獼猴桃種苗,分發到戶。看到一些村民心存顧慮,王光國帶頭把自家8畝田都調整出來種獼猴桃,還專門到縣城超市裏買來獼猴桃果子,給大家品嘗,介紹種植效益。村民們顧慮漸消,他又請來農技專家給大家進行技術培訓,新産業終於落地。
2015年8月,店子坪村成立了村民入股、村集體控股的愚公果蔬專業合作社,統一收購標準,設計紙盒包裝,註冊了“原汁”“愚公”等商標。目前,店子坪村已建成高標準優質獼猴桃示範園450畝,發展銀杏等種植基地850余畝。村民們種植的土豆、獼猴桃、紅心苕等水果貼上了本村商標,銷往武漢、江蘇、上海、廣州等地。
道路修通了,特色産業起步了,王光國又有了新的計劃。“店子坪好山好水好空氣,發展生態旅遊潛力大。”他從縣裏爭取到了近200萬元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資金,對村民的房屋進行民居改造和特色村寨改造,發展特色旅遊。村裏改造民房130多棟,興辦農家樂32家。
2016年8月,店子坪村成立了建始縣新愚公實業有限公司,負責對全村開辦“農家樂”進行規劃、指導,統一安排接待旅遊人員、制定價格,定期進行食品安全、衛生檢查。當年,店子坪村實現整村脫貧,2017年人均年收入相比2010年翻了4倍。
如今,店子坪村已建成湖北省當代紅色教育基地、當代紅色旅遊基地和精準脫貧示範基地,一撥又一撥的基層黨員幹部到這裡觀摩、培訓,聆聽、感受店子坪人“愚公移山”的動人事跡。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我要盡我所能,讓村民的日子越來越好。”王光國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