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氏茶葉投建全球首家茶葉無人工廠
原標題:扛起公共品牌大旗,玩轉跨界融合。高品質發展之路上,蕭氏茶葉再出新招——投建全球首家茶葉無人工廠
11月15日,從福建武夷山舉行的2018中國茶業品牌盛典上傳來喜訊,蕭氏茶葉集團有限公司同時躋身“中國茶業品質創新能力十強”“中國茶業最受消費者認可十強企業”,兩項都是湖北省內唯一獲獎茶企。
榮譽時刻,與茶過招多年的蕭氏集團董事長肖勇感慨萬千:“對企業而言,走高品質發展之路並不是一道選做題,而是必答題,企業只有順勢而為,才能基業長青。”
全球首家茶葉“無人工廠”
雖是初冬,工地上依然一片火熱。
在夷陵區鄧村鄉,三峽茶谷名優茶自動化加工智慧製造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中。9月開工至今,基建已完成90%,預計2019年4月投産。
它有個酷酷的名字——“無人工廠”。“無人工廠”由蕭氏集團與全球頂尖茶機製造商日本川崎機工株式會社合作研發打造,計劃投資1.1億元,建立名優綠茶生産線2條,名優紅茶生産線1條。
肖勇介紹,項目投産後,1萬平方米的生産車間內只需2至3人,是全球首個“無人化”茶葉加工基地。屆時,茶葉生産全程不經人手、不用落地、進口出料全程數控自動化,可24小時連續作業,總運營成本降低55%、不良産品率降低65%、加工能耗降低40%。
“以往茶葉多靠手工製作,品質難以穩定。只有實現工業化標準,才能避免茶葉生産過程中的二次污染,穩定産品品質。”肖勇説,從“機械化”到“智慧化”再到“無人化”,蕭氏一直是中國制茶工業化的先行者。
早在2008年,其自主研發的茶葉智慧化、潔凈化生産線成為國內首創,被認定為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納入國家星火計劃;2013年,湖北省首個“茶葉院士工作站”在蕭氏掛牌,致力於湖北茶産業提質增效。
川崎機工中國區負責人松浦俊明説:“川崎與蕭氏已合作近16年,目前,蕭氏集團在産業格局、裝備智慧化等方面,都走在了中國乃至世界茶業發展的前沿。”
“最初,我們是全程委託川崎機工生産茶機,後來一起探討研發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茶葉加工設備,到現在已是並肩開展茶機製造項目。一路見證、帶動了中國和世界茶行業的工業化革命。”肖勇説。
讓湖北紅茶走向世界
“好茶!”“來自中國的宜紅茶,香。”
9月至今,“宜紅”全球推介會,已陸續走過宜昌、武漢、德國漢堡、上海等地,這場紅茶的“奇幻之旅”未完待續。
對“宜紅”而言,這樣的旅程並不陌生。19世紀中葉,“宜紅”茶從漢口出發,先英國、再西歐,而後美、德,一路高歌猛進,曾以獨特的風味享譽全球。
如今,國內市場傳統紅茶與新創紅茶發展迅猛,但“宜紅”的品牌影響力遠落後於“滇紅”“祁紅”。
“公共品牌的沒落,影響最大的是處於産業鏈最末端的茶農。”肖勇説,茶農的議價能力最差,要想幫助茶農增收,必須通過品牌附加值提高鮮葉價格。
品牌的背後是品質。對此,蕭氏一直不遺餘力。“宜昌很多茶園茶樹品種多而雜,撒種時混在一起,導致出産的茶葉外形不夠勻整美觀。”肖勇説,也曾嘗試改變茶樹品種結構,但實踐發現,如果全部更新換代,不僅投入巨大,茶農的利益也會受損。
凡事有其兩面性。院士專家團認為:針對茶樹品種多樣這一特性,如果能用科學的方法發酵製成紅茶,茶葉內含物和香氣反而更加豐富,回味悠長,可讓現有茶樹發揮最大優勢。
通過精心研發,如今,蕭氏集團成功讓“宜紅”茶重現了“蘭花香、味鮮醇、冷後渾”的極致品質。
“4月,中印兩國領導人在東湖茶敘時,品嘗了産自湖北的紅茶和綠茶,無疑給湖北茶企注入‘強心劑’。”肖勇説,作為龍頭企業,蕭氏有責任、有能力搶抓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振興湖北紅茶,重塑百年輝煌。
讓茶葉能喝能吃
在蕭氏集團高新科技工業園內,有一片像“四合院”的廠房,這裡是人福特醫食品有限公司所在地。
人福特醫,由蕭氏與湖北省內最大藥企人福藥業攜手組建,這裡生産的“術能”産品,成為國內首個手術期能量補充飲品,打破外企多年壟斷。當初,人福看中蕭氏先進的生産技術,是唯一能滿足“術能”生産要求的企業;蕭氏看好“術能”的市場前景,兩家企業一拍即合。
“‘術能’讓術前術後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的人不用注射能量活劑,口服一兩瓶就能補充身體每天所需能量。”人福特醫公司總經理葛金勇表示,“術能”面市以來,市場反饋超出預期。
“蕭氏每年都會有延伸産品問世,讓茶葉能喝能吃,還能製成日化用品,甚至用茶纖維製成服裝,都是嘗試的方向。”肖勇説。
2018年,由夷陵區政府、鄂旅投、蕭氏集團三方合作建設的“三峽茶谷·茶旅小鎮”項目正式啟動,讓茶葉和茶園多了“玩”的屬性。
“三峽茶谷·茶旅小鎮”項目選址位於三峽大壩景區和大老嶺景區之間,依託三峽壩庫區人文歷史和自然稟賦,推動茶葉與文化、旅遊、康養等領域的深度融合,擴大茶葉的二、三産業增值增效空間。
肖勇表示,將通過5年時間,將其打造成全國一流的茶文化旅遊休閒目的地、三産融合先行區和美麗鄉村示範點。(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茜 通訊員 邱天星 向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