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多式聯運推進會代表探訪陽邏港
原標題:全國多式聯運推進會代表探訪陽邏港——這篇“水文章”,做得漂亮!
“湖北多式聯運發展挺不錯。”11月20日,百餘名參加全國多式聯運現場推進會的代表們,考察陽邏鐵水聯運基地後紛紛點讚。
全國多式聯運現場推進會從2016年開始先後在大連、鄭州舉辦了2次。2018年11月20日、21日在武漢舉辦第三次會議。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解釋:湖北的鐵水、水水(江海直達)聯運優勢明顯、成績顯著,走在全國前列。選在武漢開會,希望將湖北好的經驗和做法向全國推廣。
一個集裝箱運費下降500元
“1、2、3,松吊。”11月20日下午,在參會代表們的見證下,武漢港陽邏港區鐵水聯運基地第25000個集裝箱穩穩地停放在火車上。隨後,滿載36個集裝箱的列車緩緩駛出港區。這些裝滿瀝青的集裝箱從大連走水運來到陽邏港,再換乘鐵路發往成都。
以前,陽邏港不通鐵路,要先走數十公里的汽車,將貨轉運至灄口或吳家山鐵路貨場,再通過鐵路轉運,運輸成本高。2016年,陽邏港鐵水聯運基地獲批全國多式聯運示範項目。2017年12月,鐵路直接開進港區(離碼頭2公里),實現鐵水聯運。“運輸費用比過去大大降低。”中遠海湖北分公司陽邏集裝箱事業部經理唐雪麗介紹,過去,貨物從上海運到成都,如果直接走鐵路,每個集裝箱成本為8000元;如果走水運到陽邏港,再汽運到吳家山換乘鐵路,每個集裝箱成本為6900元;現在鐵水直接聯運,成本只需要6400元。
武漢港發集團總經理凃山峰介紹,經過近一年的運營,陽邏港打造了2條鐵水聯運內貿雙向物流大通道,一條是上海—武漢—川渝,該通道貨物佔聯運總量近70%;另一條是上海—武漢—陜西、新疆,該通道將沿海的瓷磚、食用油和西北的礦産資源等吸引到陽邏中轉。外貿通道方面,則與中歐(武漢)班列對接,吸引長江沿線貨物來漢中轉,發往德國、法國等歐洲區域。
2018年陽邏港鐵水聯運集裝箱吞吐量預計有3萬標箱。湖北省港航局局長王陽紅表示,總投資40億元的陽邏港鐵水聯運二期建成後,年集裝箱吞吐能力可達100萬標箱,成為長江中上游地區最大的鐵水聯運樞紐。“這兩年湖北鐵水聯運項目建設進展很快。”湖北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全國第二批多式聯運示範項目,黃石新港3月7日開通鐵水聯運,實現了川渝發往江蘇、上海等地的貨物在黃石中轉,運行半年運輸集裝箱2500標箱;鄂州三江港修建4.3公里鐵路直達武九鐵路,荊州的鹽卡港、松滋港、江陵港也紛紛利用既有鐵路線,將鐵路延伸到港區;宜昌將紫雲鐵路引入到白洋港、雲池港,為沿江3個工業園提供鐵水聯運服務。
數據統計顯示,1月至10月,湖北省重點港口鐵水聯運4.1萬標箱,同比增長208%。
“水”優勢還將大釋放
湖北“水”優勢得天獨厚,長江湖北段幹線全長1038公里,佔長江幹流三分之一,湖北省內河通航里程8638公里,居全國第6位。發展多式聯運,離不開“水”文章。
交通運輸部相關人士坦言,湖北的水水聯運尤其是江海直達,在全國內河省市中獨樹一幟,成為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11月20日14:00,武漢港第3000次江海直達航班正式啟航,該船將在72個小時內抵達上海洋山港。2006年,武漢市開通了陽邏港至上海洋山港的集裝箱江海直達班列,並於2009年實現了常態化運營,2013年實現“天天班”,吸引了四川、重慶、陜西等地貨物在武漢中轉。
在此基礎上,陽邏港又開通了“瀘漢臺”集裝箱近洋航線、武漢至東盟四國航線、武漢至日韓航線。江海直達“天天班”成為了長江上水水中轉的一張名片。截至10月底,武漢港集裝箱水水中轉佔比達到總量40%,已經成為中西部地區最佳“出海口”。
漢江作為長江最大支流,隨著航道等級的改善,近年來開通運營的仙桃港、荊門港等沿江港口,很快形成了發往武漢港的集裝箱喂給航線。數據顯示,1至10月,漢江荊門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2萬標箱,同比增長364%,仙桃港自3月運行以來,平均月增長131%。
此外,武漢港還與宜賓、瀘州、宜昌、荊州等地港口建立小支線,謀劃試行區域綠色短駁航線。
湖北省港航局相關人士表示,隨著長江“645”航道工程整治的推進,江海直達1140集裝箱船型的投入使用,水運能力還將進一步釋放。(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雷闖 通訊員方慶 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