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盤活土特産 谷城線上線下交易額邁向20億元
原標題:電商千余家 盤活山裏土特産 谷城線上線下交易額邁向20億元
圖為:農戶種植的食用菌通過電商賣到了山外。
圖為:谷城縣內,電商標牌隨處可見。
“湖北省首批20個特色小鎮中,唯一的電商小鎮就在谷城縣城關鎮。"11月22日,谷城縣委書記伍義兵向到訪的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介紹,目前,谷城縣大大小小的電商有1000多家,線上線下交易額2018年將突破20億元。
近年來,谷城縣積極打造中國有機谷電商産業園,運用“電商+大數據”,精準銷售各類特色農産品。作為一種新的業態,電商激活了市場、要素、生産經營主體,有力助推了精準扶貧和農民增收。
借助電商“翅膀”土特産飛出大山
在谷城縣中國有機谷電商産業園入口處,一塊“入駐企業”標牌上,密密麻麻寫有上百家企業的名單。記者看到,入駐企業裏,既有人們熟知的京東特色館、順風速運、淘實惠、餓了麼等,也有漢家劉氏、玉皇劍等當地龍頭企業,更多的則是新興的互聯網公司。
産業園辦公樓大廳,擺放著的薤山特産胭脂稻米、漢家劉氏茶、石碾小米和石碾燕麥米、豆腐乳以及石花酒等,琳琅滿目,這些山貨土特産,借助電商“翅膀”,“飛”往全國各地。
産業園是一個年輕人的世界!行走園區,透過落地玻璃,一家家企業裏,儘是年輕而忙碌的面孔。
盛鎮王家井村村委會斜對面一家超市大門上方,“淘實惠王家井村農村電商服務站”標牌特別醒目,超市女店主馬愛華告訴記者,該店2016年加盟淘實惠,成為淘實惠的實體店之一。
“通過電商進貨,少了很多中間環節,超市和顧客均受益。”馬愛華介紹,以前當地人買大型家電,要到縣城,現在坐在家裏,輕點手機屏和電腦,賣家送貨上門。她的超市,面積有限,無法展示家電,也沒法庫存家電,以前主要經營副食,現在也可經營家電了。
馬愛華説,包括當地貧困戶種養的蓮藕、土蜂蜜、鵝蛋等農産品,通過平臺銷到了山外,而村民所需的日用品,也可通過平臺買進來。
行走城鄉,不時可見淘實惠等電商的標牌。谷城縣正打造以淘實惠縣級運營中心為內核、以鄉(鎮)電商服務站為支點、以村級電商線下實體體驗店為抓手的三級網絡體系,利用淘實惠電子貨架,將電信、郵政、供銷、交通、農業、人社、金融等資源優勢有機銜接,與淘寶、京東、拼多多、供銷e家、農業12316、翼支付等多平臺深度融合,農戶不僅可以把零散農特産品上網入市銷往全國,通過電子貨架選購工業日用品及農資農具,而且,還可以隨時享受在家門口找工作、繳費購票、農技、病蟲害防治服務、政策諮詢宣傳等10多種便捷服務。“完善縣、鄉、村電商物流體系,組建物流車隊,整合快遞物流企業,開通了‘鄉村物流班車’。”谷城縣長黃克立介紹,現在基本實現全縣鄉鎮、村24小時貨物配送到門口,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即時服務,達到了一網多用、一站多能。
在淘實惠平臺,谷城縣開通了各鄉鎮地方特色館和精準扶貧專項頻道。在淘寶網,開設了“谷城印象——扶貧頻道”,貧困戶農産品信息在線展示。“永保大叔”電商在淘寶網上舉辦“土貨進城記——谷城板栗節、趙灣柿子節”。反映谷城縣電商産業發展的微電影《走出大山》,在2018年舉辦的“中國夢·扶貧攻堅影像盛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脫貧
谷城縣是湖北省37個貧困縣之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9704戶50158人。
為支持貧困戶從根本上擺脫貧困,谷城縣採取“電商+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在谷城縣多個山區鄉(鎮)、村建立了産業扶貧基地,讓貧困農戶通過種植、養殖脫貧的同時,能夠通過在基地(合作社)打工增收,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脫貧。
培養電商人才是發展農村電商的關鍵。谷城採取三種培訓模式,培養新型電商大軍:聘請知名專家教授,在電商産業園集中培訓,從各個村(社區)的留守婦女、殘疾人、貧困群體中選拔有一定基礎的人員,採取免培訓費、免生活費,培訓一次補貼150元的“兩免一補”的激勵機制,每月組織一次集中培訓;點對點分散培訓,針對不同素質的差異化特點,每週不低於兩次地安排工作人員深入到綜合服務站點,進行一對一培訓;遠程教學培訓,隨時利用晚上的空閒時間,通過網絡教學,開展遠程互動基本操作培訓。實現“培訓一個人、服務一個村、助力精準扶貧”的目標。
近兩年,谷城縣累計開展各項培訓5800多人次,帶動安置老、弱、病、殘人員就業創業500多人,其中返鄉農民工和大學生100多人。
打造一個品牌,叫響谷城新名片。培育註冊具有谷城地理標誌的品牌商標,把分散零星的農副産品集中收購,統一檢測、統一包裝、統一價格、統一策劃行銷,打造“萬里山”和“谷城印象”的品牌效應,在淘實惠、京東、淘寶、拼多多等國內電商平臺推廣。到2018年6月底,共推出“萬里山”和“谷城印象”土蜂蜜、冷泉香米、葛根等10大類30多個單品。“電商扶貧模式的開啟,帶來的變化明顯。”伍義兵説,首先是扶貧理念的變化,過去是“扶”貧,現在是“服”貧;過去是黨委政府唱主角,怎樣幫扶,往往政府説了算,現在則是貧困群眾走到前臺,種什麼、養什麼、銷到哪,更多的時候需要自己拿主意,更好地激發了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壽江 通訊員 阮班明 陳聲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