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脫貧明星領銜攻堅——秭歸探索精神扶貧
圖為:秭歸煙燈堡村舉辦臍橙釆摘節。
秭歸,從一個物質貧困洼地,轉變為脫貧精神高地,冒出1000多位農村脫貧帶頭人,付金翠、張義波、王華君等5人榮登“中國好人榜”;獨臂果農高建強、拐杖藥商孫清等身邊榜樣層出不窮。
秭歸開展“立壯志,改陋習,樹新風”活動,從整改鄉村環境、破除陋習惡俗,到“志智”雙扶,再到振興“屈鄉文化”“橙鄉文明”,“扶志向、扶文化、扶文明、扶生態”,探索精神扶貧之路。
鄉賢引領傳家訓淳民風
初冬,歸州鎮萬古寺村黨員群眾活動中心燈火通明。村落屋場會在這舉行,一百多人擠得滿滿堂堂。
“我讓路!”啪的一聲,屈萬紅把桌子一拍,“這條路,修!不就是砍掉自家柑橘樹,損失五六萬元麼!”這是一條穿行于2850畝橘園間的硬化路,路通後,臍橙下山將告別肩挑背馱,小貨車能一直開到地頭,將新鮮水果運到渡船口。
“以前,沒有幾十萬元補償,就是從我身上軋過去都不讓。”屈萬紅一句自嘲,引來哄堂大笑。確實,過去項目進村,村民第一反應是“佔我地,先補錢,能補5萬要10萬。”萬古寺村黨支部書記屈家明感嘆,“多少項目就因扯皮拉筋拖黃了。”
心態為何變了?
變在治理方式。萬古寺村2340人,村委會只有幾個人,管理難度大。如今,萬古寺村分成5個村落,每個村落由群眾推選黨小組長、村落理事長等“兩長八員”,由鄉賢帶領村民自治,村事共商共議、共建共享。
變在角色轉變。過去政府投資徵地,砍樹先補償。如今,村級公益事業修路、建水池,不存在徵地補償,誰受益誰參與。村民佔地互調、砍樹互補、資金自籌、用工分攤。
變在精神氣場。村裏發展環境變了,出行難、飲水難,擱置多年的老大難不再難。“大家都在向善比勤,我不能拖後腿。”屈萬紅説得真切。
變的何止一個萬古寺村。秭歸186個村、2035個村落,9389名“兩長八員”傳家訓、淳民風、提精神、強動力。前9個月,秭歸全縣農民自籌資金4000多萬元,新修扶貧公益公路821條、1489公里,新建飲水灌溉水池8291口。
村村都有脫貧明星
楊林橋鎮響水洞村,沿著碎石路走進一間平房,88歲的鄒中南看到客人,掙扎著想從板凳上站起來,“偏癱多年,起居一個人不行。”老伴顫巍巍地從裏屋抱出厚厚一摞筆記本。翻開一看,字跡工整,每日不輟,最新一頁標題是:“十九大黨的政策好,鼓勁幹事業。”
只要天氣允許,老人便坐上電動輪椅,到村裏文化廣場上做義務宣傳員,用楊林堂鼓編“五句子歌”,幾十年如一日,村民信服這位“輪椅上的宣講員”。
屈原鎮西陵峽村,52歲的高建強身殘志堅,一隻手撐起幸福家庭;泄灘鄉九條嶺村,姜從虎引領村民修出一條脫貧路;九畹溪鎮槐樹坪村,貧困戶顏春江,硬是在山頂辦牧場脫貧……村村有脫貧明星,戶戶有學習榜樣,秭歸縣涌現出1000多位自強奮發脫貧明星。
昔日背著奶奶上學,今朝回村反哺鄉親,承包荒山建茶園,水田壩鎮聯營村80後村官張義波,入選中央文明辦“中國好人”榜。同樣入選的,還有“一諾千金”付金翠、“峽江義工”王華君等4人。
秭歸縣圍繞“忠、孝、勤、和、誠、潔、德、禮、儉”9字新民風,定期在村裏發佈“孝道紅黑榜”“鄉村賢達榜”“善行義舉榜”“清潔紅黑榜”,每月開展選樹道德典型活動。
公共文化服務進村入戶
響水洞村,幢幢小樓,小青瓦、粉白麵、馬頭墻,一派峽江特色民居風格,墻上挂著一幅幅家規家訓:“繼祖先一脈真傳克勤克儉,教子孫兩行正路惟耕惟讀”“善賢為本,勤儉為徑”。
響水洞村曾是深度貧困村,楊林鎮黨委書記王功趙説,過去村裏環境臟亂差,陋習日盛,孝行不舉。
如今,響水洞村變了。黨員幹部帶頭,剎住人情風,操辦紅白事“支客”越來越少。文化廣場建起來,劃出非物質文化遺産楊林堂鼓保護區,拉起楊林堂鼓的演藝隊伍。村裏舉辦年豬節,三峽高腔古韻唱響南北,城裏人紛紛來體驗民俗,生態鄉村民俗文化遊火了。
秭歸縣以改變鄉村人居環境作為突破口,整治村容村貌,完成19000多棟危房改造,推出文化墻繪120多幅,成立紅白理事會160個,收集家規家訓、治家格言100多條,免費發放10萬本《鄉風文明手冊》。建立縣、鄉、村、小組四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開展“精準扶貧文化惠民”“六送六進家”“薅草鑼鼓大賽”等公益演出活動,舞臺搬到田間,書籍進到家門。
如今,秭歸全縣186個村,景美、橙香、村靚,沿峽江之畔的一座座絕美村落,令人流連忘返。(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樂克 通訊員 鄭家裕 周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