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綠色生態科技創新 16個項目在長江新城簽約
12月18日,長江新城全球招商招才大會暨高品質發展專家諮詢會在武漢會議中心舉行,300多位海內外嘉賓匯聚一堂,現場集中簽約16個項目。
據了解,集中簽約項目涉及總部經濟、綠色經濟、智慧經濟、生命經濟、軍民融合等多個領域。其中中信集團、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央企區域性總部及研發基地入駐長江新城;萬達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國際醫院、國際學校等國際頂級醫療教育資源將在長江新城落地;鑫苑集團國際創新示範園,中運漕河涇科技産業園,上海三盛宏業數創智慧谷,迪馬睿升、百分點、北理工新源智慧科技産業園區等智慧産業項目雲集。此外,史迪威國際戰略諮詢集團將積極引進國際級文化IP入駐長江新城,打造長江新城文旅名片。
上海三盛宏業副董事長蔡金根表示,此次簽約的數創智慧谷項目,佔地500畝,5年內計劃投資100億元,將引入超過60家人工智能、雲計算、智慧社區等科技企業,同時對本地中小型企業進行數字化賦能。
長江新城管委會副主任沈濤介紹,目前,長江新城規劃編制已進入收官階段,總體規劃已通過市規委會審查,起步區城市設計通過全國專家評審。根據規劃,長江新城將突出創新驅動,集聚高端高新資源,聚焦以節能環保、新能源為重點的“綠色經濟”;以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為重點的“智慧經濟”和以腦科學、基因工程、醫療健康為重點的“生命經濟”。此次簽約的項目均與上述産業相契合。(湖北日報記者王哲、通訊員陳康)
專家期盼:打造成武漢新標誌
“希望長江新城能成為武漢的新標誌。”12月18日,著名經濟學家、國家發改委原副秘書長范恒山在長江新城全球招商招才大會暨高品質發展專家諮詢會上説,武漢綜合實力強,是中部唯一的特大城市,建立國家級新區,有利於推動高品質發展。
范恒山説,武漢的新標誌應通過長江新城來體現。新城市設計不可一味追求高樓大廈,應著力打造城市品質,將綠色發展體現在佈局之中。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國際埃尼獎獲得者王中林認為,打造一個國家級新區不是打造一個園區,重要的是築巢,人才引進是第一位的,應營造産業技術創新的生態。
王中林説,武漢高校眾多,如何將人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十分重要。科技創新有很多硬體要求,大的科研設施、測試設備、孵化平臺,以及創新的文化,資源的保障,科技服務的體系缺一不可。
長江新城管委會主任張文彤表示,未來長江新城將集中建設一批國家大科學裝置,佈局一批頂級科研機構,創建一批創新型大學,培育引進一批科創企業,吸引一批高端創新人才,構建“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系統,全面提升武漢的全球科技要素集聚能力。
同時,以藍綠網絡為核心,以水定城、以綠融城。突出“理水”,依託武湖、草湖構建城市水庫,聯通長江、灄水、倒水,構建縱橫景觀水網。加強“融綠”,形成城市公園2000米、社區公園500米、5至10分鐘步行可達的全覆蓋綠地系統。強化“通風”,控制沿江、沿河、沿湖一級風道和組團間二級風道,確保新風貫通全域,打造高品質智慧化的生活環境。(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