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採摘經濟”攪熱谷城鄉村
毛花獼猴桃挂滿枝頭
昔日下崗工人,如今通過流轉土地,在鄉村開辦了3個水果採摘園,另外幾個採摘園正在建設之中。
初冬時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谷城鄉村採訪發現,蓬勃興起的採摘經濟,不僅給當地農村帶來人氣,有力帶動村民增收致富,而且改變著農民的傳統思維方式和傳統農業的經營方式。
紅紅火火的鄉村採摘園
“藍莓、梨子、桃子三種採摘園,效益最高的是藍莓採摘園。”在谷城縣城關鎮石龍溝,湖北綠尚農林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謝輝告訴到訪的記者,物以稀為貴,在谷城,藍莓採摘尚屬新事物,採摘價高,效益最好。
謝輝48歲,谷城縣石花鎮人,2003年因企業改制下崗後,開過加油站、石料場,搞過房地産,2014年起涉足農業,在城關鎮石龍溝、老君山等流轉土地,種植中藥材白芨、鐵皮石斛、黃精、白芍等,其中在石龍溝村,緊挨著建了3個水果採摘園。“藍莓採摘園雖只有10畝,但畝均收入有五六萬元。”謝輝樂滋滋地告訴記者,另兩個採摘園均為70畝的大園子,2018年才開始挂果。
採摘園距離谷城縣城只有7公里,主要是城裏的市民過來採摘。嘗到甜頭,2018年11月,謝輝又新建了3個小園子,新栽的品種分別是“八月奓”“覆盆子”和“黑老虎”,其中“黑老虎”採摘園最小,只有2畝。
記者看到,園區內還養了一群白鵝。見記者好奇,謝輝介紹,這些鵝的作用主要是給梨園、桃園除草,鵝可以吃掉一部分草,不用除草劑。
五山鎮下七坪村,一處大型獼猴桃採摘園內,遊客眾多,一片歡聲笑語。採摘園裏,獼猴桃品種繁多,紅心的、黃心的、綠心的都有。
採摘園負責人郭楓,46歲,在武漢經營醫療設備,2015年作為能人返鄉,流轉土地,創辦採摘園。他告訴記者,目前,效益最好的是從江浙一帶引進的毛花獼猴桃,時下採摘價每斤可賣到60多元,園區一共有3畝多地種的這種獼猴桃,可收2000多斤。
48歲的馮天明,該縣南河鎮蘇區村人,早年在廣東、四川等地務工,2010年也返鄉發展採摘園,如今已發展獼猴桃30多畝,效益不錯。
沒想到田還能這樣種
“活了60多年,以前都沒見過,沒想到田還能這樣種!”傍晚時分,結束一天的勞作,石龍溝村69歲的村民郭玉榮向記者感嘆。
除了思維觀念上的衝擊,採摘園更給當地村民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謝輝的採摘園及中藥材種植基地,流轉了村裏的土地,郭玉榮一年一畝地有550元的現金收入,她還和村民們一道,在採摘園和種植基地務工,每月另有幾百上千元收入。
當地留守婦女和有勞動能力的老人,由此找到了務工增收的新渠道。
65歲的張生先,2011年從丹江口移民到石龍溝村,2014年起就在採摘園和中藥材種植基地做水電工,每月固定工資500元,臨時修枝、除草以及做雜活,一天另掙50元。“活不重,一年掙個1萬多元還比較輕鬆。”張生先説,移民新家就在附近,打工顧家真正做到了兩不誤。
謝輝接受採訪時透露,基地正準備上一個中藥材初加工廠,希望村民跟著自己一起種植中藥材,基地可提供種苗和技術。“把規模做起來,在市場上才有話語權,基地也有了穩定的原材料來源,也是受益者。”他説,這種合作,對企業和村民來説屬於雙贏。
下七坪村郭楓的採摘園,除了需要大量務工,讓當地村民就近就業增收外,採摘季的高人氣,還給當地的農家樂等帶來了客流,攪活了鄉村經濟。(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龍稱 通訊員 阮班明 陳聲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