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當田種 樹作糧管——恩施巧做山地文章綠富雙贏
眼下正值造林黃金時節,恩施州各大林業基地一片忙碌。
近年來,恩施州借力退耕還林、綠滿荊楚、精準滅荒等重大林業生態工程,巧做山地文章,引導林農把山當田種、樹作糧管,植樹面積大幅增加,造林育林護林積極性顯著提高,山區百姓的小康夢正在青山綠水間漸漸呈現……
圖為:紅彤彤的山桐子挂滿枝頭。
利川:“樹上油庫”呼之欲出
“現在我們種的山桐子,經過科技創新,經濟效益更高!”1月4日,利川市沙溪鄉荷花村山桐子無性係繁殖工廠化育苗中心,中心負責人、湖北旭舟林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漢蓁高興地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説道。
山桐子,又名油葡萄,鄂西山區鄉土樹種,也是一種優質高産的木本食用油料樹種。其果實含油量高,成分豐富,有著“樹上油庫”的稱號。山桐子耐旱耐貧瘠,適合荒山綠化造林,近年來被多地選為退耕還林、綠化荒山、消滅石漠化的優良樹種之一。為便於這一産業的科技創新産品與傳統桐油産品進行區別,2017年,原國家林業局組織專家將其正式更名為油葡萄。
2018年9月,由旭舟公司、湖北民大聯合完成的森林食品植物油葡萄優良品種選育與推廣獲得年度中國林業産業創新一等獎。他們選育的“鄂選1號”油葡萄被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評為省級良種,已在武陵山、幕阜山地區引種成功,用於精準滅荒工程造林。公司採用“林農+村集體+公司”的“613”收入分配模式,已成立1300多個山桐子專業合作社,建立油葡萄基地近40萬畝,帶動3萬多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
據介紹,目前旭舟公司已完成山桐子油成分分析、食用油提取工藝、山桐子化粧品研製等基礎研究,還申報完成油葡萄産品加工及設備改型發明專利兩項。同時,正在與湖北省衛計委、湖北省疾控中心、中糧集團西安油脂研究設計院聯合開展山桐子新食品原料申報,前期各項工作推進順利,建成“樹上油庫”指日可待。
圖為:油茶盛開潔白的花。
來鳳:“油茶之鄉”煥發新生
“陽光照耀的小山坡”,這個詩意的表述,是來鳳土家族自治縣百福司鎮舍米湖村名字的土家語。進村後,記者的感受也確實如此——層巒疊嶂的山峰上,油茶林橫成排、豎成行,清新又整潔。村民們悠閒自在地在林裏修剪枝葉,陽光正好。“一天不喝油茶湯,滿桌酒肉都不香。”幹完活,鄉親們互相吆喝著,相約回家吃飯。
油茶湯,一種特色土家飲食。因其味道鮮美,既可作食品充饑,又能當飲料提神,深受土家人鍾愛。因這碗飽含鄉情的美食,油茶樹在恩施山區廣泛種植,來鳳縣也有著“油茶之鄉”的美譽。
2015年起,來鳳縣結合退耕還林政策,積極引導林農將坡耕地改種高産良種油茶。油茶樹3年可挂果,5年可達盛産期,盛産期每畝純收至少2000元以上。隨著茶籽油市場認可度逐漸提升,油茶鮮果供不應求,利潤空間較大。且油茶是養地作物,在退耕還林區域種植,可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截至2018年10月,來鳳縣已新增油茶面積8.5萬畝,從事油茶種植加工的企業、專業合作社、大戶達46家。昔日“油茶之鄉”即將迎來新的嬗變……
圖為:建始縣國有長嶺崗林場日本落葉松基地。
建始:“林海仙境”揭開面紗
熱鬧了大半年,冬日的建始縣國有長嶺崗林場終於回歸寧靜。
種樹不砍樹,賣空氣、賣風景也能掙錢,當地人從前想都不敢想。
上世紀80年代以來,該縣以長嶺崗林場等國有林場為核心,搶抓長江中上游防護林工程、天然林工程、退耕還林等建設機遇,在荒山荒坡累計造林50萬畝,建成中國南方最大的日本落葉松人工林基地。日本落葉松是一種速生栽培林,經濟成熟期30年。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林業功能由從森林獲取經濟利益為主向提供生態服務為主轉型,曾以木頭經濟為生的國有林場紛紛陷入困頓。長嶺崗林場一度迷失方向。
隨著國有林場改革步伐加快,長嶺崗林場逐漸明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日本落葉松既是用材林,也是景觀林,四季風景各異,景美如畫。尤其是金秋十月,滿山盡帶黃金甲。站在高處眺望,層林盡染,仿佛仙境。2016年起,州、縣兩級黨委和政府將基地以及周邊鄉鎮、村統籌規劃為生態旅遊區,納入“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建設項目中,主打山水生態、氣候資源和土苗民俗文化特色,每年吸引大量省內外遊客光臨。林場職工不僅可領到護林工資,還可和周邊鄉鎮村民一同發展農家樂、銷售土特産增收。
砍樹變看樹,林場變景區,建始人嘗到了甜頭。記者在該縣國有東坪林場山頂遠眺,看到2018年年初完成的340畝精準滅荒造林地,已綠影搖曳。林場場長魏京介紹,他們在裸露的荒山、岩石縫裏,栽植了柏樹、柳杉和銀杏,在保證生態效益的前提下,打造錯落有致色彩斑斕的森林景觀,為將來發展森林旅遊奠定基礎。(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汪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