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歸投資18億元治理修復茅坪河
原標題:河暢 水清 岸綠 景美——秭歸投資18億元治理修復茅坪河
圖為:在秭歸縣茅坪鎮泗溪村航拍山間流淌的茅坪河。(視界網 周華山 攝)
新春伊始,秭歸茅坪河流域綜合治理全面啟動,概算投資約18億元,將成為三峽大壩上游規模最大的長江支流流域綜合治理工程。
茅坪河為長江一級支流,自三峽壩區匯入長江,多年來因農業面源污染、城鎮污水管網不足等問題致水質惡化。其地理位置極為特殊,事關三峽工程和長江中下游生態安全。
2018年11月,國家相關部門將秭歸列為三峽集團參與長江大保護城鎮污水治理第二批合作城市之一,也是目前全省合作城市中唯一的縣級城市。
三峽集團將與秭歸縣共同努力,從面源污染治理、生態修復、洪澇災害防治、鄉鎮生態風貌提升和供水升級等方面展開,把茅坪河打造成“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河。
重點聚焦面源污染
茅坪河全長20.1公里,發源於長陽縣牛角尖,由西南向東北奔流,穿過秭歸九里工業園區,經茅坪溪防護泄流箱涵,在三峽大壩前匯入長江。山峻嶺險,幹流河道形成天然落差1110米。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茅坪河沿岸依靠稻草和竹木資源,大力發展小造紙業,高峰期小造紙廠30多家,整個流域河水幾乎全部變成黃褐色。1997年,秭歸縣決心整治茅坪河,關停整個流域小造紙廠,並且關閉縣人民紙廠化學紙漿生産線,茅坪河河水變清。
1998年縣城搬遷至茅坪後,人口大量聚集,工業快速發展,茅坪河又成了一條臭水溝。2000年至2005年,秭歸縣開展重點污染源治理,建成縣城污水處理廠,並對造紙、食品加工等重點污染源進行全面治理,茅坪河河水臭味消失。
2010年以後,縣城污水處理廠擴建,污水處理能力提升到3萬噸/年,逐步完善污水管網,關閉沿線所有工業排污口,工業污水經預處理後全部接入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達標後排放。2016年完成縣城污水處理廠提標升級改造,同時開展茅坪河流域農村居民點污水治理;實施茅坪河河長制管理,茅坪河流域水質全部達標,滿足了環保基本要求。
這些成果來之不易,但離“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標準還存在一定差距。
1月25日,記者沿著農村污水處理站的尾水排水渠走到河邊,發現即使有了污水處理設施營運,茅坪河陳家壩段水流岸邊還是有排污痕跡,河道上灘塗裸露,部分區域出現綠色藻類。環保部門相關負責人稱,茅坪河現狀整體水質已達標,但農村分散面源污染還沒有有效治理,偏遠、分散的居民污水還未收集治理,實施全流域綜合治理刻不容緩。
生態修復一舉多得
“污染在水裏,根子在岸上。”秭歸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稱,出現水質污染,暴露出岸線生産、生活方式有問題。“要堅持源頭治理,從嚴要求。該留白的要留白,該復綠的要復綠,保護一泓清水。”
沿茅坪河一路溯源,大大小小有10多家企事業單位,一些建(構)築物佔據河道兩岸的防洪和生態空間,存在紙業、養殖、酒店、水泥等多種業態。
根據方案,茅坪河綜合治理主要由七大板塊子項目組成,分別是水環境綜合治理、農村污水治理、縣城二水廠廢水處理改造、物流園污水提標、秭歸縣城污水管網完善、污水處理廠擴建、生態廊道建設。其中,重中之重是通過水安全保障、水生態修復治理河道15.86公里,包括整治茅坪河干流9.53公里、陳家衝支流4.13公里、溪口坪支流2.2公里。
據初步測算,要拆除影響行洪安全和工程實施效果的涉河建築物69073平方米,都將還道于河,讓出岸線用於生態廊道建設。
此外,裝機520千瓦的寶塔河電站、裝機200千瓦的橋嶺嘴電站和裝機600千瓦的夾家寺電站3座小型水電站進行環保生態提升、改造,堅決關停流域內畜禽養殖廢水排放不達標的養殖場。
岸線空間騰挪之後,河道兩岸將綠化種植6.71萬平方米,構建河道水生態景觀5萬平方米,新建濱河親水步道18.14公里,打造與三峽大壩匹配融合的水景觀,彰顯秭歸壩首第一城的山水魅力。
秭歸縣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為岸線“減負”,可“多”出綠色生態廊道,提升茅坪河生態環境,過去10年一遇的護岸標準,也將提升至30年一遇,一舉多得。
致力打造生態城鄉
據介紹,茅坪河生態治理修復將分四個階段:關停污染企業、治理工業污染、實施城鄉污水治理和農村居民點環境整治。
為徹底解決茅坪河水質問題,秭歸提出,對全流域截污查漏補缺。涉及鄉村部分,對陳家壩、張家衝等具備條件的17個村民居住點,新建全村污水收集系統,對向家壩南等8個不具備污水納管條件的居民集中居住點,新建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茅坪的城鎮雨污分流不徹底,雨污混接。”該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此,該縣計劃對159處雨污混接管網實施全面改造,同時提升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從3萬立方米/天,提升至4萬立方米/天。“通過污染物防治、生態修復、水安全治理、生態風貌提升等措施,茅坪河流域將建設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打造成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宜居生態城鄉。”秭歸縣相關負責人表示。(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樂克 通訊員 周華山)